首页> 中文学位 >大连市大气颗粒物中铅的形态、分布及来源
【6h】

大连市大气颗粒物中铅的形态、分布及来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环境中铅的污染水平、环境行为及源解析技术研究进展

1.1铅的理化性质、来源及其环境行为

1.1.1铅的理化性质

1.1.2铅污染的来源

1.1.3铅的环境行为

1.2城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铅的危害

1.2.1城市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2.2重金属铅的危害

1.3城市大气颗粒物中铅的污染状况及研究进展

1.3.1城市重金属污染现状

1.3.2国内外大气颗粒物中铅的污染状况和研究进展

1.3.3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与分级采样技术

1.3.4序列提取技术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3.4国内外大气颗粒物中铅污染的防治

1.3.5铅污染的经济效益分析

1.4大连市的环境质量状况

1.4.1大连市气象条件

1.4.2大连市区环境质量状况

1.4.3大气污染源状况

2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2.1研究目的和内容

2.2研究区域

2.3实验材料与方法

2.3.1实验试剂

2.3.2实验仪器

2.3.3实验分析方法

2.4实验条件的选择

2.4.1序列提取程序的选择

2.4.2采样滤膜的选择

2.4.3标准样品的序列提取和分析测定

3大连市区大气颗粒物TSP、PM10和PM2.5中铅的形态和分布

3.1采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3.1.1采样点布设

3.1.2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3.2结果与讨论

3.2.1冬季大气颗粒物样品铅的序列提取和分析测定

3.2.2夏季大气颗粒物样品铅的序列提取和分析测定

3.2.3大连市大气颗粒物中不同粒径的质量浓度和比值

3.2.4大连市大气颗粒物中铅含量与国内外城市的比较

4典型源排放样品中铅的形态和分布

4.1采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4.1.1采样点布设

4.1.2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4.2典型源样品中铅的序列提取和分析测定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是当代环境科学、大气化学的一个热点课题,其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行为、迁移转化能力以及生物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金属元素存在形态,重金属污染因其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和重金属本身的毒性而倍受关注,一直是国际环境科学界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以大连市区大气颗粒物为样本,以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典型污染源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大气颗粒物中的铅分为环境可迁移态、碳酸盐和氧化物态、有机质和残渣态三个分量进行测定,系统的研究了区域中大气颗粒物样品铅的污染特征和形态分布,以及典型污染源的序列提取结果,为大连市铅源污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大连市区TSP中铅含量的日均值为0.135 μg/m<'3>(标准状态),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年均值1.00 μg/m<'3>(标准状态)。 (2)TSP中工业区铅元素含量较高,清洁区铅元素含量较低,依次为:甘井子(0.220μg/m<'3>)>周水子(0.162 μg/m<'3>)>青泥洼桥(0.148 μg/m<'3>)>星海公园(0.118μg/m<'3>)>付家庄(0.110 μg/m<'3>);冬季(采暖期)>夏季(非采暖期)。 (3)大气颗粒物中铅大部分以环境可迁移态的形式存在,PM<,2.5>、PM<,10>和TSP样品中环境可迁移态的铅占总铅的55%以上。铅在细颗粒(PM<,2.5>)中富集,铅含量总和在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分布为:PM<,2.5>>PM<,10>>TSP。 (4)大气颗粒物中TSP、PM<,10>和PM<,2.5>质量浓度分别达到0.264 mg/m<'3>、0.141 mg/m<'3>和0.062 mg/m<'3>,污染水平较高。TSP中PM<,10>和PM<,2.5>分别占59.0%和25.6%,PM<,10>中PM<,2.5>占43.5%。 (5)不同种类排放源样品中铅的形态特征各有特点,序列提取的三个分量的比例明显不同。冶金、化工和石油行业的工业废气污染物中烟尘和粉尘的排放很可能是大连市区大气中铅的主要来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