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用微粒过滤器和EGR同时降低柴油机微粒和NOx排放
【6h】

用微粒过滤器和EGR同时降低柴油机微粒和NOx排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柴油机排放及危害

1.1.1柴油机排气微粒及其危害

1.1.2氮氧化物及其危害

1.2柴油机排放控制标准

1.3柴油机排气微粒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3.1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生成

1.3.2柴油机排气微粒机内净化技术

1.3.3柴油机排气微粒机外净化技术

1.4柴油机排气NOx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4.1 NOx的生成机理及净化措施

1.4.2降低柴油机NOx的机内净化技术

1.4.3降低柴油机NOx的机外净化技术

1.5问题的引出和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2.1概述

2.2过滤器的设计

2.2.1过滤材料选择

2.2.2壁流陶瓷的结构

2.2.3壁流陶瓷的过滤机理

2.2.4过滤体结构尺寸和参数选择

2.3红外加热器的设计

2.3.1再生方式选择

2.3.2红外辐射层的组成

2.3.3红外辐射加热器的结构性能参数

2.4试验装置和仪器设备

2.5过滤器过滤性能的试验研究

2.5.1衡量过滤器过滤性能的指标

2.5.2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和背压

2.6再生时机的确定

2.7过滤器再生性能的试验研究

2.7.1衡量过滤器再生性能的指标

2.7.2过滤器再生的温度特性和再生效率

2.8过滤器再生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三章微粒过滤器的优化

3.1概述

3.2再生时机的优化

3.3红外加热器结构的优化

3.4过滤器结构的优化

3.5再生废气量的优化

3.5.1再生废气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3.5.2再生废气量调节阀开度公式的推导

3.5.3自动调节废气量时的再生试验

3.6 EGR对微粒过滤器过滤性能和再生性能的影响

3.6.1 EGR对微粒过滤器过滤性能的影响

3.6.2 EGR对微粒过滤器再生性能的影响

3.7小结

第四章柴油机EGR系统的设计

4.1概述

4.2 EGR率控制方案的选择

4.3 EGR系统的设计

4.3.1 EGR管路出入口位置的确定和压差的产生

4.3.2 EGR的冷却

4.3.3 EGR阀的选择

4.4 EGR系统的组成

第五章EGR系统空燃比MAP的制取

5.1概述

5.2试验工况和步骤

5.3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EGR系统空燃比MAP的确定

5.5 EGR系统降低NOx的效果

5.6小结

第六章EGR系统数学模型的试验辨识

6.1概述

6.2 EGR系统开环可辨识性分析及辨识试验台架

6.3 M序列输入信号设计

6.4辨识试验工况及测量数据

6.5模型结构、参数估计和模型验证等若干问题的讨论

6.6试探性模型辨识和可行性判断

6.6.1辨识数据零均值化

6.6.2输出信号频谱分析

6.6.3由系统的脉冲响应确定纯时延

6.6.4初步建模及检验

6.6.5搜索阶和纯时延的最佳值

6.6.6由阶和纯时延的最佳值建模及检验

6.7模型辨识及检验

6.7.1辨识数据滤波和重采样

6.7.2由系统的脉冲响应确定纯时延

6.7.3初步建模及检验

6.7.4搜索阶和纯时延的最佳值

6.7.5由阶和纯时延的最佳值建模及检验

6.7.6由阶和纯时延的次最佳值建模及检验

6.8模型降阶及结果分析

6.8.1模型降阶

6.8.2结果分析

6.9小结

第七章EGR系统的鲁棒Smith预估控制

7.1概述

7.2 Smith预估控制器结构

7.3存在参数不确定性时Smith预估控制器的鲁棒设计

7.4鲁棒Smith预估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7.4.1仿真结果

7.4.2结果分析

7.5 EGR系统鲁棒Smith预估控制器试验

7.6小结

第八章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8.1概述

8.2柴油机微粒过滤器控制方案

8.3具有自学习机制的EGR系统控制方案

8.4硬件设计

8.4.1控制器主机设计

8.4.2控制器电源设计和系统接地方法

8.5软件设计

第九章总结与展望

9.1总结

9.2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创新点摘要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本研究的目标是联合使用高过滤效率的红外再生微粒陶瓷过滤器和废气再循环(EGR),同时降低柴油机的微粒排放和NOx排放.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开发的柴油机微粒陶瓷过滤器平均过滤效率在95﹪以上,达到欧Ⅲ及以上微粒排放标准;基于宽范围氧传感器(UEGO)的闭环控制柴油机EGR系统能有效地降低NOx排放,NOx的降低率最高可达42﹪,平均降低率约为30﹪.首先通过试验对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的过滤特性和再生特性进行了基础研究.通过调整加热器流通孔的分布密度和调整电热丝在辐射盘上的分布密度,以及采用双层壳体过滤器,过滤器再生性能综合指标得到进一步提高.从多孔介质理论出发,推导了壁流陶瓷压力降与柴油机运行参数间的关系.由试验数据应用线性回归解出待定系数,得到壁流陶瓷压力降与柴油机转速和排气温度的关系.由上述关系确定的再生时机能将微粒物质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解决了实际应用中过滤器再生时机的确定这一关键技术难题.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柴油机的特点,推导出了再生调节阀开度与负荷、排气温度和背压间的函数关系.在微粒过滤器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清洁再循环废气的、基于宽范围氧传感器(UEGO)的闭环控制柴油机EGR系统.在柴油机稳态工况下,通过试验测定了不同空燃比时,NOx、HC、C0、烟度和油耗的变化.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确定了最佳空燃比MAP.应用系统辨识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离线参数估计,建立了以EGR阀开度为输入、以空燃比为输出的EGR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充分表达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较高的精度,为控制器的设计和分析奠定了基础.在EGR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控制系统的频域理论,采用频域法设计了鲁棒Smith预估控制器.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器动态性能良好,且对参数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结合EGR系统自身的特点,设计了具有自学习机制的EGR系统控制模式.选用80C196KB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核心,设计了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和EGR系统两者整合后的一体化控制器.一年多的使用情况表明,控制器的设计是成功的,抗干扰能力强、工作可靠稳定,完全满足车用环境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