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的发病率研究及疗效观察
【6h】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的发病率研究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部分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的发病率研究

摘要

前言

资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的治疗观察

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的诊疗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的发病率研究
  目的:通过对大连地区腺样体肥大的儿童进行大样本的检查及分析,明确本地区腺样体肥大儿童合并鼻窦炎的分布图,分析其发病率与年龄相关性,为儿童鼻窦炎诊断治疗提供统计学依据。
  方法:采用SCANORA3DxCT对991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鼻咽部检查,确定鼻窦有无炎症,并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组鼻窦的发病率进行分析。991例腺样体肥大病例中,6岁以下组有596例,6-9岁组有295例,10-14岁组有100例,在不同组鼻窦的炎症累及情况重点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不同分组的发病率进行X2检验。P<0.05即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结果:991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合并鼻窦炎发病率统计结果,在6岁以下患者组596例,其中合并上颌窦炎的发病率为56.2%,合并蝶窦炎者发病率为32.7%,合并筛窦炎者的发病率为46.8%,同时出现上颌窦和筛窦炎的发病率为40.3%,全组鼻窦炎的发病率为25.3%;6-9岁患者组295例,其中合并上颌窦炎的发病率为41.7%,合并蝶窦炎者发病率为27.1%,合并筛窦炎者的发病率为39%,同时出现上颌窦和筛窦炎的发病率为30.8%,全组鼻窦炎的发病率为18.6%;10-14岁患者组100例,其中合并上颌窦炎的发病率为30%,合并蝶窦炎者发病率为9%,合并筛窦炎者的发病率为25%,同时出现上颌窦和筛窦炎的发病率为16%,全组鼻窦炎的发病率为8%;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各个年龄组、鼻窦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以下的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的发病率最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变化。另外,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出现筛窦炎时常常并发有上颌窦炎,在合并上颌窦炎、筛窦炎的患者中各年龄段分布特点与大连地区总的鼻窦炎分布特点相吻合。
  结论:在大连地区腺样体肥大儿童中,6岁以下年龄段的患者合并鼻窦炎的发病率最高,应重点诊治,而上颌窦、筛窦的炎症累及最多,这与腺样体肥大后,阻塞后鼻孔而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和鼻窦的引流及儿童的鼻窦发育特点有关,需尤其重视,据此检查结果,应该关注儿童尤其是低龄幼儿的鼻塞、流涕、头痛等相关症状,并且行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查看鼻窦情况,使之更有利于临床对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的患儿的预防和治疗。
  第二部分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的临床治疗的方向。
  方法:采用SCANORA3DxCT对157例腺样体肥大患者进行鼻咽部检查,确定鼻窦炎症,并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方案。157例腺样体肥大病例中,6岁以下组有55例,6-9岁组有52例,10-14岁组有50例,应用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单纯药物治疗、单纯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别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不同方案的治愈率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显示,157例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的病例中,各个年龄组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龄组幼儿治愈性率最低,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治愈率呈上升趋势。而在同一年龄段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各个治疗组的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合并药物治疗的治愈率最高,而单纯药物治疗的治愈率最低,并且在每一个年龄组的治愈率趋势均一致。
  结论:小儿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两病的临床联系密切,且腺样体肥大和鼻窦炎会相互影响病情发展,切除肥大的腺样体以解除鼻腔、鼻咽腔的机械阻塞及去除感染源头。术后还需连续用药,从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的纤毛运动功能和免疫功能。建议连续用药1个月以上,并定期门诊随诊观察鼻窦炎症病情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