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离子迁移谱技术检测呼出气中丙泊酚的浓度与BIS监测麻醉深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6h】

离子迁移谱技术检测呼出气中丙泊酚的浓度与BIS监测麻醉深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仪器

1.2一般资料:

2麻醉方法:

2.1一般监测:

2.2观察时点:

2.3标本采集:

2.5关键技术: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离子迁移谱技术检测呼出气中丙泊酚的浓度应用前景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丙泊酚是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静脉麻醉药,由于其血药浓度不能实时监测来确定适宜的麻醉深度,麻醉时容易造成麻醉过深、或者麻醉过浅而发生术中知晓等严重问题。本研究将针对大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临床短小全麻手术来进行研究。本研究应用离子迁移谱技术来检测静脉给予丙泊酚病人的呼出气中丙泊酚的浓度与BIS脑电双频谱监测系统的麻醉深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开发研制出了离子迁移谱技术(Ion Mobility Spectrometer,IMS)用于麻醉剂的在线监测分析,其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包括:血浆药物浓度的快速分析仪,呼出气麻醉深度监护仪。本研究选择大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短小全麻手术的病人20例,ASA评级I~II级,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kg/m2,本研究选择的耳鼻咽喉科手术种类包括:功能性鼻窦手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腔肿物切除术、扁桃体剥离术、茎突过长截断术、鼓室成型术等。病人均无麻醉前用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丙泊酚2.5mg/kg,芬太尼1-2μg/kg,罗库溴铵0.6mg/kg达到肌松条件后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丙泊酚TCI靶浓度2.5~5μg/mL,瑞芬太尼持续输注0.1~0.25μg/(kg·min),一般不需要追加罗库溴铵维持肌松,术毕时停止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停药10min后送苏醒室。一般监测:心电图、心率、无创动脉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记录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术中使用BIS脑电双频谱监测系统来监测麻醉深度。记录气管插管、气管拔管等特殊事件。设置观察时点:开始记录诱导后的前600秒呼气中丙泊酚浓度和BIS值。诱导时静脉推注丙泊酚2.5mg/ kg后观察测量呼气中丙泊酚浓度值和双谱指数(BIS)值。主要观察检测呼气中丙泊酚的浓度与BIS值的相关性,次要观察点为呼气中丙泊酚浓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BIS值的相关性。结果:在推注丙泊酚后分别在42±21秒监测到呼气中丙泊酚浓度和在49±11秒检测到BIS值开始下降(P=0.29)。监测呼气中丙泊酚峰值浓度为9.1±2.3ppb的时间在204±53秒和监测BIS最低值23±4的时间215±59秒(P=0.57)。结论:检测静脉给予丙泊酚的病人其呼出气中丙泊酚的浓度与BIS脑电双频谱监测系统的麻醉深度之间有相关性。呼出气中丙泊酚的浓度与BIS脑电双频谱系统的麻醉深度之间具有相关性数学模型,此模型用于调节麻醉剂的静脉注射量,可以保障病人的手术顺利和安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开发研制出了离子迁移谱技术(Ion Mobility Spectrometer,IMS)可用于麻醉剂的在线监测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