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Zivin法建立兔、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不同成功率的分析
【6h】

Zivin法建立兔、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不同成功率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一.新西兰兔、SD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成功率的比较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

3.模型评价指标

结果

1.实验动物建模失败者

2.神经功能评分

二.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鉴定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Zivin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Zivin法[1]是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最常用的方法,30多年来大量的研究者通过更换动物[2]、改良切口[3]、改变阻断方法[3]等措施试图获得一个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相似度高的理想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但迄今仍没有一个“黄金”标准来制造一个理想模型,能够临床相似性好并发症少或无并发症,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争议[4]。本研究通过比较Zivin法建立大鼠和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成功率,探讨新西兰兔和SD大鼠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优缺点,总结提高建模成功率的方法。
  方法:采用Zivin法(左肾动脉下腹主动脉夹闭后再灌注法),按缺血时间的长短分轻、中、重三级分别建立30例成年新西兰兔和成年SD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新西兰兔组随机平均分为A、B、C3组,3组分别控制缺血时限为30min、45min和60min,模拟轻度、中度和重度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D大鼠组随机平均分为a、b、c3组,分别控制缺血时限为30min、45min和60min,模拟轻度、中度和重度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建模后采用改良Tarlov评分标准[4]评价新西兰兔和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变化。分别比较三种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后6h、24h和48h新西兰兔和SD大鼠改良Tarlov评分的统计学差异。比较兔和大鼠建模成功率并分析原因。
  结果:轻度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缺血再灌注6h、24h、48h新西兰兔组改良Tarlov评分与SD大鼠组改良Tarlov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新西兰兔组6h、24h和48h改良Tarlov评分与SD大鼠组改良Tarlov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新西兰兔6h、24h和48h改良Tarlov评分与SD大鼠组改良Tarlov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西兰兔组成功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8例(成功率93.3%)。大鼠组成功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例(成功率10%)。
  结论:新西兰兔和SD大鼠建模成功率差别较大,Zivin法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成功率较低,解剖学差异可能是导致Zivin法建立新西兰兔、SD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不同成功率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