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节镜下改良三联术与传统三联术治疗复发性骨髌骨脱位的疗效研究
【6h】

关节镜下改良三联术与传统三联术治疗复发性骨髌骨脱位的疗效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试验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关节镜下传统髌骨三联术(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内侧支持带紧缩术、胫骨结节截骨内移抬高术)与改良髌骨三联术(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胫骨结节截骨内移抬高术)在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上是否存在差异性,为骨科医生在术式上的选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试验方法:本次研究是一项以医院临床资料为基础的回顾性分析,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关节外科从2011年3月年至2013年8月年入院诊疗的28例36膝女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病人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2~23岁之间。根据术式的不同选择将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A组18膝,B组18膝。A组研究对象选择传统髌骨三联术进行手术治疗,B组研究对象选择改良髌骨三联术进行手术治疗。所有研究对象的的围手术期处理方式相同:麻醉方式、抗生素的种类和用法,止痛对症治疗、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术后平均随访16.80个月(9~29个月)。手术前、手术后分别对A、B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膝关节功能检查,并且行Q角测量,以及摄取X线膝关节正侧位、髌骨轴位片后测出量髌股适合度,并且计算髌股指数。采用Lysholm评分(Lysholm knee score scale,LKSS)表和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价(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knee evaluationform,IKDC,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表来评估和比较术后髌股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疗效的评定根据评分结果的分为4个等级,其中评分在85分以上为优,评分在76~85分为良,评分在60~75分为可,评分在59分以下则为差)。运用spss系统对两种三联术的各项术后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Q角、髌股适合度、髌股指数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优良率的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由SPSS19.0软件包完成统计学检验,均以P值<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结果:术后28例36膝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期间36膝均无膝关节疼痛、肿胀及髌骨脱位复发症状,髌股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髌骨轨迹良好,术后各项数据统计如下:
  A组:Q角为(18.9±0.9)度;术后对X线片进行测量并计算:A组髌股适合度从术前的(8.22±1.44)度改善为(5.76±1.23)度;A组髌股指数从术前的(0.79±1.1)改善为(0.56±0.09);Lysholm评分结果为(73.6±7.3)分,其中优有10膝,良有3膝,可有5膝,差有0膝,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72.2%; IKDC评估结果为(76.9±3.1)分,其中优有11膝,良有3膝,可有4膝,差有0膝,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77.8%。
  B组;Q角为(16.9±0.9)度;术后对X线片进行测量并计算:B组的髌股适合度从术前的(8.37±1.16)度改善为(4.96±0.63)度,;B组的髌股指数从术前的(0.82±0.08)改善为(0.63±0.07);Lysholm评分为(92.7±3.2)分,其中优有14膝,良有2膝,可有2膝,差有0膝,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88.9%; IKDC评估结果为(93.3±3.2)分,其中优有15膝,良有2膝,可有1膝,差有0膝,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94.4%。
  通过t检验,比较得出A组研究对象与B组研究对象的术后Q角、髌股适合度、髌股指数的三项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P值均小于0.05);通过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B组研究对象的膝关节术后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A组研究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值都小于0.05)。
  结论:1.关节镜下传统髌骨三联术和改良髌骨三联术都是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都可以纠正髌骨脱位不再复发、明显恢复髌股关节稳定性。2.在治疗髌骨稳定性的疗效上,改良髌骨三联术比传统髌骨三联术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是目前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更为理想的方法;3.这两种髌骨三联术对于避免或者延缓髌股关节退行性变的远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