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附35例病例分析)
【6h】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附35例病例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征、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总结操作技巧以提升囊肿切除率和降低术后囊肿再发率。
  临床资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神经外二科收治的35例患有颅内蛛网膜囊肿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常规资料、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手术方式及术后结果。10例行可调压分流管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20例行中压抗虹吸分流管囊肿—腹腔分流术。5例行神经内窥镜下囊肿切除+脑池造瘘术,5例囊壁均切除,并行脑室或脑池造瘘,使囊肿与之相通。该组患者均合并癫痫。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较顺利,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行可调压分流管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的10例患者中,4例患者术后调压18次,上调9次,下调9次,原有均症状消失或改善。其中原有癫痫发作3例,1例改善不明显,给予调压8次,上调4次,下调4次后症状改善;术后原有症状均消失或改善,占100%。术后未有复发。20例行中压抗虹吸分流管囊肿—腹腔分流术,术后原有症状消失或改善者18例,占90%;2例症状无明显变化,占10%;其中4例颅内蛛网膜囊肿合并癫痫的患者,1例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10%。5例行神经内镜下囊肿切除+脑池造瘘术,均合并癫痫发作,原有症状术后消失或改善者5例,占100%;术后未有复发。
  结论:
  1.近年来随着先进影像学设备在临床上普及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现率和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
  2.蛛网膜囊肿手术适应症至今没有共同的标准,目前应根据囊肿的大小、患者的症状、囊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情况、患者身体状况以及囊肿的类型决定是否手术治疗;儿童患者的手术指征可适当放宽。
  3.通过对囊肿患者病情的特异性、囊肿的生长位置、患者的年龄、术者对手术方式的操作水平等方面的考虑,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对于颅内蛛网膜囊肿合并癫痫患者的手术治疗上,神经内窥镜下囊肿切除+脑池造瘘术比囊肿-腹腔分流手术占优势。但是,综合考虑可调压分流管分流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可操作性强、调压工具可再用、手术时间短、手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及囊肿复发率低等方面,可调压分流术明显优于内镜下显微囊肿切除+脑池造瘘术及中压抗虹吸分流管分流术,应为首选术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