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扶正固本法治疗脓毒症急性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扶正固本法治疗脓毒症急性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脓毒症(Sepsis)是一种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常见疾病,尽管现在医疗技术水平迅速发展,但脓毒症的临床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仍然是ICU患者中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国内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采用辨证分型、辨证论治的方法,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具有显著的疗效。该研究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中CEC计数、TGF-β1水平、各脏器功能和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探讨扶正固本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脓毒症急性虚证患者细胞因子的改变和内皮细胞损伤以及临床疗效作用。
   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病房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5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QD;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抽取周围静脉血检测CEC数量、TGF-β1水平并进行组间和组内统计分析,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天的APACHEⅡ评分及28天的死亡率,从而研究扶正固本法对脓毒症患者急性虚证的作用。数据结果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CEC计数即有明显升高,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3、7天,两组外周血中的CEC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4天CEC数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TGF-β1含量治疗前即有升高,治疗后仍呈上升趋势,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缓慢,治疗后第14天较治疗前下降,但比较组间及组内(P>0.05)无显著差异性。③两组APACHEⅡ评分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明显下降,第14天治疗组APACHEⅡ评分为(6.65±2.11),对照组为(15.41±3.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K、CK-MB、ALT、AST、CRE、Ure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CK、CK-MB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ALT、AST、CRE、Ure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组28天死亡率为37.50%,低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脓毒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浆中CEC数量升高,扶正固本法对该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②TGF-β1在脓毒症患者体内初期可升高。③扶正固本法对脓毒症患者的脏器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④扶正固本法可以改善脓毒症脏器功能损害并降低病死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