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6h】

不同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伴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异常的疾病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DM呈现出不断升高的发病趋势,已然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疾病之一。而DM中90%~95%为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随着对T2DM认识的不断提高,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胰岛素在T2DM的治疗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初发T2DM早期应用胰岛素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观点已被广大国内外学者所认同。然而,对于非初发的T2DM,不同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预混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治疗非初发的T2DM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以期为T2DM患者选择优化胰岛素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60例非初发的T2DM患者,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organization,WHO)1999年推荐的诊断和分型标准,已明确诊断后病程至少3年以上,年龄在34~78岁之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 index,BMI),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及服糖后2小时C肽(Post oral glucose2 hour C peptide,2hCP)。测同一天三餐后2小时指尖血糖,计算平均餐后2小时血糖(Postprandial2 hour blood glucose,2hPBG)。运用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胰岛β细胞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pancreaticβcell,HOMA-β)和C肽释放曲线下面积(C-peptide area under curve,AUCcp)。入组前停用原来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诺和锐30或诺和灵30R日两次皮下注射,可与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联合应用。进行为期至少3个月的治疗,复查上述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两组性别、年龄、病程、BMI、FPG、2hPBG、HbA1c、FCP、2hCP、HOMA-IR、HOMA-β和AUCcp120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两组治疗后的FPG、2hP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诺和锐30组治疗后的2hPBG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FPG和HbA1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诺和灵30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BMI均无显著差异(P>0.05)。
   4.两组治疗后的FCP、2hCP、HOMA-β及AUCcp120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皮下注射诺和锐30或诺和灵30R,均能达到明显的降糖效果,但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能更明显地降低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风险。
   2.对于非初发的T2DM患者,皮下注射诺和锐30或诺和灵30R,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但二者均能明显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且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