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索拉沟难选氧化铜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6h】

索拉沟难选氧化铜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铜资源状况

1.1.1 世界铜资源状况

1.1.2 中国铜资源状况

1.2 氧化铜矿的种类和特征

1.2.1 铜矿物的工艺特性

1.2.2 氧化铜矿的种类

1.2.3 氧化铜矿的特征

1.3 氧化铜矿的选矿工艺

1.3.1 浮选法

1.3.2 化学选矿法

1.4 氧化铜矿浮选药剂的研究

1.4.1 氧化铜矿浮选捕收剂的研制与应用

1.4.2 氧化铜矿浮选活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矿样、药剂、仪器设备及方法

2.1 试验矿样的来源和制备

2.2 试验试剂及设备

2.2.1 试验试剂

2.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研究方法

2.3.1 浮选试验

2.3.2 检测方法

第3章 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3.1 矿样的物质组成

3.1.1 矿样的化学成分

3.1.2 矿样的物相组成

3.1.3 矿样的矿物组成

3.1.4 矿样的粒度组成

3.2 主要矿物的矿物特性

3.2.1 黄铜矿的特性

3.2.2 斑铜矿的特性

3.2.3 孔雀石和蓝铜矿的特性

3.2.4 硅孔雀石的特性

3.2.5 其他金属矿物的特性

3.2.6 其他脉石矿物的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浮选试验研究

4.1 试验流程方案的确定

4.1.1 直接浮选工艺

4.1.2 硫化浮选工艺

4.1.3 小结

4.2 硫化矿优先浮选试验研究

4.2.1 磨矿细度试验

4.2.2 原矿含泥量测定试验

4.2.3 调整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4.2.4 硫化铜矿物浮选条件试验

4.2.5 氧化铜矿物浮选条件试验

4.2.6 活化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4.2.7 硫化矿优先浮选开路试验

4.2.8 硫化矿优先浮选闭路试验

4.2.9 小结

4.3 硫化矿- 氧化矿混合浮选试验研究

4.3.1 混和浮选条件试验

4.3.2 硫化矿-氧化矿混和浮选开路试验

4.3.3 硫化矿-氧化矿混和浮选闭路试验

4.3.4 优先浮选与混合浮选试验结果对比

4.3.5 小结

第5章 机理分析

5.1 产品特性分析

5.1.1 浮选产品化学成分分析

5.1.2 浮选产品X射线衍射分析

5.1.3 浮选产品扫描电镜分析

5.2 捕收剂作用机理分析

5.2.1 黄药作用机理

5.2.2 羟肟酸作用机理

5.3 氧化铜矿物活化剂作用机理分析

5.3.1 硫化剂的活化作用机理

5.3.2 硫化促进机理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得奖励

展开▼

摘要

铜作为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但我国贫矿多、富矿少,铜矿资源日益紧缺。难选复杂氧化铜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铜供需矛盾,是解决铜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
  本文试验样品取自青海省索拉沟铜矿,文章系统地开展了该矿样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矿石进行了硫化矿优先浮选试验、硫化矿-氧化矿混合浮选、分散剂作用试验和活化剂协同作用试验研究。最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硫化矿优先浮选试验流程,既可以得到较高的铜金属回收率,又可以保证铜精矿品位。
  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中铜的品位为0.88%,氧化率为65.84%。硫化铜矿物以黄铜矿和斑铜矿为主;氧化铜矿物主要为蓝铜矿、孔雀石和硅孔雀石;脉石矿物以石英和绢云母为主。其中,氧化铜矿物中硅孔雀石含量较高,对铜回收率会有不利影响;硫化铜矿物与黄铁矿、闪锌矿和褐铁矿之间存在相互嵌布、相互包裹的关系,将使硫化铜矿物难以完全单体解离,影响硫化铜精矿品位;绢云母和绿泥石等脉石矿物易泥化,会对金属矿物的浮选造成不利影响。
  硫化矿优先浮选试验,确定药剂制度为:水玻璃作为调整剂,硫酸铵和硫化钠组合作为氧化铜矿物的活化剂,丁基黄药作为硫化铜矿物浮选捕收剂,丁基黄药和羟肟酸组合作为氧化铜矿物捕收剂,2#油作为浮选起泡剂。最佳工艺及药剂用量条件下浮选闭路试验结果:硫化铜精矿中铜品位16.11%,回收率34.75%,氧化铜精矿中铜品位为16.62%,回收率39.40%,综合铜精矿品位16.38%,回收率74.16%。
  硫化矿-氧化矿混和浮选试验,闭路流程试验结果:铜精矿品位为17.57%,回收率为72.68%。
  硫化矿优先浮选流程与硫化矿-氧化矿混合浮选流程试验结果相比,优先浮选铜精矿回收率高1.48个百分点,品位低1.19个百分点。
  本研究成果对此类氧化铜矿石的高效分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