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紫金山金铜矿选铜尾矿中金的强化浮选回收技术研究
【6h】

紫金山金铜矿选铜尾矿中金的强化浮选回收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金的性质及主要用途

1.1.1 金的物理性质

1.1.2 金的化学性质

1.1.3 金的主要用途

1.2 我国黄金资源分布及特点

1.2.1 我国黄金资源地域分布状况

1.2.2 我国黄金资源的特点

1.3 金矿物学与工艺矿物学研究

1.3.1 金的矿物研究

1.3.2 金的工艺矿物学

1.4 金矿石的选矿研究现状

1.4.1 金矿浮选药剂的研究

1.4.2 工艺流程研究

1.4.3 选矿设备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研究方法

2.1 原料来源及制备

2.2 试验设备及药剂

2.2.1 试验主要药剂

2.2.2 试验主要设备

2.3 试验研究方法

2.3.1 选铜尾矿浮选试验

2.3.2 硫精矿中金的浮选试验

第3章 矿样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

3.1 矿样的化学多元素分析

3.2 矿样的粒度分析

3.3 矿样的矿物组成分析

3.4 矿样中硫的单体解离度及物相分析

3.5 矿样中主要金属矿物的嵌布特性研究

第4章 选铜尾矿中强化金的浮选技术研究

4.1 单一活化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4.1.1 无机酸类活化剂用量试验

4.1.2 有机酸类活化剂用量试验

4.1.3 无机盐类活化剂用量试验

4.1.4 单一活化剂的活化效果比较

4.2 组合活化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4.2.1 草酸和硫酸亚铁组合

4.2.2 硫酸和硫酸铜组合

4.2.3 草酸和硫酸铜组合

4.2.4 组合活化剂的综合评价

4.3 单一捕收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4.3.1 丁基黄药用量试验

4.3.2 丁铵黑药用量试验

4.3.3 Y-89用量试验

4.3.4 BK-301用量试验

4.3.5 单一捕收剂效果比较

4.4 Y-89和丁铵黑药的组合配比及用量试验

4.4.1 配比试验

4.4.2 用量试验

4.5 分散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4.5.1 水玻璃用量试验

4.5.2 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4.6 强化金的回收工艺流程试验研究

4.6.1 现场工艺流程开路流程试验

4.6.2 优化药剂制度后的开路试验

4.6.3 分支浮选流程开路试验

4.7 强化金的回收工艺流程闭路试验

4.7.1 现场药剂制度的闭路试验

4.7.2 优化药剂制度的闭路试验

4.7.3 现场药剂制度与优化后药剂制度的效果对比

4.8 小结

第5章 含金硫精矿中金的回收技术研究

5.1 磨矿细度试验

5.2 脱药试验

5.2.1 硫化钠脱药试验

5.2.2 活性炭脱药试验

5.2.3 硫化钠和活性炭组合脱药试验

5.3 抑制剂的种类及用量试验研究

5.3.1 石灰用量试验

5.3.2 硫代硫酸钠用量试验

5.3.3 次氯酸钠用量试验

5.3.4 单宁用量试验

5.3.5 抑制剂Ys用量试验

5.4 捕收剂用量试验

5.4.1 乙基黄药用量试验

5.4.2 丁铵黑药用量试验

5.5 尼尔森重选试验

5.6 小结

第6章 浮选药剂作用机理分析

6.1 活化剂作用机理分析

6.2 捕收剂作用机理分析

6.2.1 黄药与金的作用机理

6.2.2 黄药、黑药与黄铁矿的作用机理

6.3 组合捕收剂的协同效应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紫金山金铜矿选铜尾矿因存在黄铁矿精矿中金品位偏低的问题,致使黄金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黄金资源的浪费,因此,探索合理的浮选技术有效回收金,同时满足技术经济的要求,对于提高选厂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分析了紫金山金铜矿选铜尾矿和含金硫精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包括有用组分与有害组分的含量,各种矿物的组成及特性,硫、金及主要脉石矿物的嵌布粒度,有用元素的赋存状态等。
  针对选铜尾矿,考察了活化剂的种类及用量、捕收剂种类及用量等对精矿中金品位的影响,并进行了现场药剂制度和优化后药剂制度分选指标的对比,及现场浮选工艺流程和“分支浮选”工艺流程的差异对比。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药剂制度为:在粗选中,活化剂硫酸和硫酸铜,用量分别为1000g/t、200g/t;捕收剂Y-89和丁铵黑药,用量分别为12.5g/t、25g/t;扫选药剂用量减半。铜尾矿浮选的适宜工艺流程为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中矿循序返回,在开路工艺流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闭路流程试验,最终获得的精矿中金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07g/t和36.31%,比现场工艺流程闭路试验分别提高了0.36g/t和5.39个百分点,并且精矿中金的品位大于1g/t,达到工业计价品位。
  针对铜尾矿分选后获得的含金硫精矿,分别进行了尼尔森重选试验和浮选试验,浮选时考察了再磨细度、脱药试剂的种类及用量、抑制剂种类及用量和捕收剂种类及用量等条件试验,考察其对提高精矿中金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尼尔森重选所得精矿和尾矿各元素含量相近,金基本上没有得到富集;浮选最佳条件是在磨矿细度-45μm含量85%的条件下,硫化钠用量为100g/t、硫代硫酸钠用量为300g/t、乙基黄药用量为20g/t,所得精矿中金的品位为1.98g/t,回收率为14.09%。
  本研究成果强化了紫金山金铜矿选铜尾矿中金的回收过程,对低品位含金铜尾矿中金的综合回收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