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企业在美国并购前合法性来源问题研究——以中海油并购尤尼科为例
【6h】

中国企业在美国并购前合法性来源问题研究——以中海油并购尤尼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组织身份理论

2.2 外来者劣势理论

2.3 组织合法性理论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选择

3.2 案例选择

3.3 研究步骤

3.4 资料来源

3.4.1 数据搜集

3.4.2 数据处理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并购背景

4.1.1 中美经济宏观背景

4.1.2 中美双边投资背景

4.2 案例企业介绍

4.2.1 主并企业-中海油

4.2.2 目标企业-尤尼科

4.3 并购动机

4.4 案例描述

4.5 社会活动者确定

4.6 合法性获取影响因素分析

4.6.1 母国政府

4.6.2 竞争对手

4.6.3 母国媒体

4.6.4 东道国政府

4.6.5 东道国媒体和舆论

4.6.6 东道国金融监管机构

4.6.7 相似组织

4.6.8 东道国法律机构

4.7 案例分析小结

第5章 合法性来源的理论框架

5.1 组织制度理论

5.1.1 制度的三大基础要素

5.1.2 三大要素与组织合法性

5.1.3 小结

5.2 组织生态理论

5.2.1 组织种群生态学

5.2.2 对外直接投资集群

5.2.3 小结

5.3 来源国劣势

5.3.1 来源国劣势与外来者劣势对比

5.3.2 来源国劣势的双重性

5.4 模型提炼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潜在创新与贡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中国企业在并购领域日益活跃,其国际化经营经验也逐渐丰富。但回顾并购经典案例时,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企业以并购形式“着陆”美国市场时总是格外坎坷,这种“坎坷”在并购美国公司的中国先行企业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跨国公司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因而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组织身份特征,这使企业在发达经济市场国家遭遇独特的劣势和合法性缺失。东道国社会活动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中国企业不熟悉、不信任、不接受,这种排斥的情绪和做法将直接导致并购案失败,甚至在竞购阶段就“夭折”。然而,已有文献多以发达经济体为研究背景,以发达经济体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困境缺乏适用性和解释性。因此,探寻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并购前合法性的来源,建立对于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海外并购所遭遇劣势具有适用性和解释性的理论框架,在理论和实际上都颇具研究价值。
  本文在回顾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组织身份理论、外来者劣势理论和合法性理论为主的基础理论框架。通过把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进入美国市场看做是一种组织形式获取合法性的过程这一全新视角,结合探索式案例研究方法,就中国企业在美国并购前面临劣势、遭遇合法性缺失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目的是探寻并购前合法性来源,建立具有适用性和解释性的理论模型。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并购前有八个社会活动者影响合法性的获取,通过分析归类为三个合法性来源,即东道国接受度、对外直接投资集群和母国接受度。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加入组织制度理论、组织生态学理论和来源国劣势理论,建立起新的合法性来源理论框架,弥补了已有理论研究对中国企业的适用性存在局限的这一缺口,充分解释了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所遭遇的特殊劣势的原因。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指导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并购前合法性获取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