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钢11#高炉炉顶布料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6h】

新钢11#高炉炉顶布料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高炉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炼铁资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

1.2.2喷煤技术

1.2.3高炉操作界限的研究

1.2.4高炉大型化

1.2.5高炉长寿及快速大修

1.3炉顶布料控制技术发展动态

1.4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11#高炉概述

2.1高炉结构

2.2高炉工艺流程

2.3高炉控制系统

2.3.1基础自动化系统

2.3.2过程自动化系统

2.3.3控制系统组成

2.4.1炉顶主要控制设备

2.4.2炉顶工艺

2.5炉顶控制功能需求

2.5.1数据采集功能

2.5.2设备顺序控制

2.5.3布料控制

2.5.4探尺控制

2.5.5监视、报警及通讯

2.6本章小结

第3章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PLC概述

3.3硬件设计

3.3.2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3.3.3变频器和传动装置设计

3.3.4位置检测设计

3.3.5硬件配置

3.3.6网络设计

3.3.7控制原理图和布线图

3.4本章小结

第4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软件设计概述

4.1.1下位组态软件

4.1.2炉顶PLC程序结构

4.2控制策略设计

4.2.1装料控制

4.2.2均压控制

4.2.3称量控制

4.2.4均匀布料控制

4.2.5探尺系统控制

4.2.6重量法布料

4.2.7通讯设计

4.2.8液压设计

4.3本章小结

第5章系统实现

5.1.2 Intouch软件

5.1.3操作画面

5.2满足生产的操作实现

5.2.1操作前的检查和设定

5.2.2自动操作

5.2.3手动操作

5.2.4其他常见维护操作

5.3效果分析

5.4控制系统创新点

5.5本章小结

第6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高炉炼铁的上料系统中,以齿轮箱驱动旋转溜槽进行布料的无钟炉顶系统以其布料控制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而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并已取代钟阀炉顶而成为高炉布料的主流设备。如何利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充分发挥无钟炉顶的优越性,强化高炉的上部调剂功能,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就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高炉布料采用重量法是一种理想的控制方法。新钢各个高炉主要采取环形布料方式,由于上料方式不尽相同,有料车上料的,有皮带上料的;炉顶料罐称重系统准确度存在差异;料流阀有的带比例阀,有的不带比例阀;以及工人操作习惯的不同,新钢公司高炉炉顶布料控制方式目前仍以传统的时间法为主,炉顶设备的故障率较高,布料控制稳定性和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下。 本文以新钢11#高炉无钟炉顶布料系统为背景,在对炉顶布料系统的工艺特点、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原有时间法布料存在的控制稳定性和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辅以时间法的重量法布料控制模式,采用带压力补偿的炉顶料罐称重装置和料流比例控制调节阀,对11#高炉炉顶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了系统装料控制、均压控制、称量控制、均匀布料控制、探尺控制系统、波压控制和通讯控制等功能。采用具有自我修正功能的可读可写的矿、焦曲线表,使料流阀布料开度设定可根据实际重量自动计算,实现了高炉均匀布料:通过对料流阀、倾动角速度控制,实现了依据实际角度与理论角度偏差大小完成比例调节,实现了料流阀开度、倾动角角度快速精确定位:对炉顶的关键设备倾动角、旋转角、料流阀等采用了一用一备的设计方式,确保在关键设备出现故障时也不影响高炉的生产进度,使高炉的稳定生产等到保障。 相关工程应用表明,基于重量法布料系统能够实现高炉的高产、优质、低耗、并延长高炉寿命、充分发挥先进设备能力,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著录项

  • 作者

    龚美华;

  •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
  • 学科 控制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林,黄峥嵘;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炼铁;
  • 关键词

    高炉; 炉顶布料;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