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辊铸轧薄带钢过程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6h】

双辊铸轧薄带钢过程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双辊铸轧薄带钢的工艺特点

1.2双辊铸轧薄带钢技术的发展概况

1.2.1国外双辊铸轧薄带钢技术的发展概况

1.2.2国内双辊铸轧薄带钢技术的研究开发情况

1.3双辊铸轧薄带钢过程的理论研究状况

1.3.1双辊铸轧过程的数学解析

1.3.2双辊铸轧过程的数值模拟

1.4双辊铸轧薄带钢过程的实验研究状况

1.5双辊铸轧过程中铸辊的模拟研究状况

1.6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双辊铸轧过程流动和传热的耦合分析理论

2.1引言

2.2双辊铸轧过程熔池内流动的数学描述

2.2.1湍流流动的数学描述

2.2.2雷诺应力

2.2.3近壁面处湍流问题的处理

2.3双辊铸轧过程流热耦合的基本假设与控制方程

2.3.1基本假设

2.3.2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

2.3.3能量方程

2.3.4湍流模型

2.4双辊铸轧过程流热耦合数值模拟中几个重要问题的处理

2.4.1固相率与温度的关系

2.4.2凝固潜热(内热源项Qv)的处理

2.4.3有效粘度模型的处理

2.5流热耦合的求解过程

2.6本章小结

3熔池温度场和流场的耦合数值模拟

3.1引言

3.2计算区域与网格划分

3.3边界条件的处理

3.4模拟条件

3.5工艺参数对熔池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3.5.1浇注温度对熔池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3.5.2铸轧速度对熔池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3.5.3熔池液面高度对熔池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3.5.4水口的出口角度对熔池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3.5.5水口浸入深度对熔池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3.5.6辊套材质对熔池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3.6本章小结

4铸辊温度场、热应力及热变形的有限元模拟

4.1引言

4.2温度场、热应力有限元模拟理论

4.2.1微元体内的能量守恒

4.2.2导热微分方程

4.2.3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4.2.4有限元计算公式

4.3铸辊温度场及热应力模拟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处理

4.3.1模型的建立及网格的划分

4.3.2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4.3.3模拟条件

4.4铸辊的温度场和热应力模拟结果及讨论

4.4.1铸轧速度的影响

4.4.2接触角度的影响

4.4.3不同冷却强度的影响

4.4.4辊套厚度的影响

4.4.5冷却水孔位置的影响

4.4.6铸辊辊套材质的影响

4.4.7铸辊表面覆层厚度的影响

4.5铸辊的热变形分析

4.6本章小结

5铸轧实验设备开发及铸辊结构分析

5.1引言

5.2双辊铸轧薄带钢设备研制

5.2.1新型等径水平式双辊铸轧机设备开发

5.2.2工艺参数检测系统的建立

5.3铸辊结构分析

5.3.1铸辊失效形式及提高寿命的途径

5.3.2铸辊热平衡计算

5.3.3影响铸辊设计的主要因素分析

5.4本章小结

6双辊铸轧薄带钢实验研究

6.1引言

6.2双辊铸轧薄带钢实验过程

6.3双辊铸轧高速钢薄带实验结果及分析

6.3.1铸轧高速钢薄带的显微组织及碳化物形态

6.3.2铸轧高速钢薄带退火过程中碳化物球化机理

6.4双辊铸轧不锈钢实验结果及分析

6.4.1铸轧不锈钢铸带的显微组织

6.4.2铸轧工艺参数的影响分析

6.4.3铸轧薄带钢工艺稳定性分析

6.5模拟结果实验验证

6.6本章小结

7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的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双辊铸轧薄带钢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得到了世界钢铁界的广泛重视,其工艺成功和工业化生产将会给钢铁界带来一场变革。在我国,虽然双辊铸轧薄带钢技术已经研究很多年,但仍与国外技术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保证带材组织性能均匀和良好板形质量的最佳铸辊结构和冷却方式设计,提高铸辊使用寿命的最佳铸辊辊形、辊套材质和表面状态,高精度的铸轧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铸轧工艺和设备参数对铸带成形质量和铸轧过程稳定性的影响,浇注技术和熔池表面状态及杂质控制技术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对双辊铸轧技术特别是铸辊的结构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属融体凝固控制与若干先进成形技术的基础研究”课题之一“近终形双辊铸轧薄带钢的基础研究”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凝固成形加工过程一体化数值模拟”,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双辊铸轧薄带钢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研究结果如下: (1)根据双辊铸轧薄带工艺的特点,建立了能够描述双辊铸轧过程中的湍流流动、传热和凝固过程的控制方程。对固相率、凝固潜热和湍流粘度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处理,给出了描述湍流流动的统一方程,建立了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内的双辊铸轧过程流动和传热耦合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理论。 (2)采用三维流热耦合有限元分析理论对双辊铸轧薄带钢凝固过程中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浇注温度、铸轧速度、熔池液面高度、水口的出口角度、水口的浸入深度及辊套材质等参数对熔池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规律,解决了铸轧过程中工艺参数和设备确定中一些关键问题,为水口的结构设计及铸轧工艺参数的确定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3)建立了铸辊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理论,利用ANSYS商业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对铸辊的温度场、热应力和热变形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给出了铸轧速度、熔池液面高度、冷却强度、辊套厚度、冷却水孔数量及布置、辊套材质和辊套表面覆层材质及厚度等对铸辊温度场、热应力和热变形的影响规律。 (4)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平式等径双辊铸轧系统,进行了高速钢和不锈钢的铸轧实验研究,得出了高速钢和不锈钢铸轧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给出了浇注温度、铸轧速度、铸轧力等主要参数对铸带成形及铸轧过程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积累了大量的铸轧薄带钢实验数据,为实现薄带铸轧的应用和铸轧过程自动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5)利用实验结果、热平衡计算和模拟相结合的反向方法有效地处理铸辊与熔池之间的换热边界条件问题,解决了处理铸辊与熔池之间换热边界条件遇到的难题,提高了求解的精度,并给出了各种不同工艺条件下铸辊与熔池之间的换热边界条件。 (6)铸带和铸辊表面温度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实验和模拟结果,对铸辊材质、铸辊表面状态、辊套和辊芯的结构、冷却水孔位置等影响铸辊设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最佳铸辊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