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沟戈登氏菌(Gordon amarae)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
【6h】

沟戈登氏菌(Gordon amarae)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治理重金属污染的迫切性

1.1.1重金属污染的性质与毒理学效应

1.1.2微生物与治理重金属离子废水

1.2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1.2.1微生物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和富集

1.2.2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溶解

1.2.3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氧化还原

1.3重金属对微生物毒害作用的研究进展

1.4生物吸附方法的研究现状

1.5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前景

1.6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试验材料和方法

2.1实验用微生物

2.2试验仪器和设备

2.3试验用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2.3.1试验用微生物的培养和恢复

2.3.2菌株的接种传代和活化

2.3.3测定菌种的生长周期

2.3.4测定菌种的干湿比

2.4试验用重金属离子溶液

2.5测定方法

2.5.1铜溶液浓度的吸附分析方法

2.5.2铅溶液浓度吸附的分析方法

2.5.3汞溶液浓度吸附分析方法

第三章沟戈登氏菌吸附重金属的特性研究

3.1吸附时间的影响

3.4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第四章重金属对沟戈登氏菌的毒副作用

4.1微生物吸附活性的测定

4.2铜离子的毒副作用

4.3铅离子的毒副作用

4.4汞离子的毒副作用

第五章微生物与重金属相互作用机理

5.1沟戈登氏菌吸附后扫描电镜(SEM)分析

5.2沟戈登氏菌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IR)分析

5.4沟戈登氏菌生物吸附模型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174014)和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No:2001304024)的资助下,进行了沟戈登氏菌(Gordon amarae)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特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以后的工业废水的回收与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研究的内容为:1.沟戈登氏菌的培养与驯化;2.沟戈登氏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特性研究;3.重金属离子对沟戈登氏菌的毒副作用;4.沟戈登氏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探讨.该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沟戈登氏菌的生长过程中,培养第六天的菌株在培养第六天菌株时生物量最大,培养第五天时菌株的生物活性最强,用此时的菌种进行吸附实验,效果较好.2.沟戈登氏菌对重金属离子Cu<'2+>、pb<'2+>、Hg<'2+>的吸附是一种快速的过程,在吸附的最初3min内就可达到最大吸附率的80%以上.3.吸附温度、pH值、初始浓度以及吸附剂投入量对吸附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pH值对吸附过程影响明显,沟戈登氏菌在弱酸性时吸附效果较好;在达到饱和吸附量时,吸附率并不是最大;在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溶液中,吸附效果较好.4.经过重金属离子的毒副作用研究,清楚地表明Cu<'2+>、pb<'2+>和Hg<'2+>的诱导对沟戈登氏菌吸附pb<'2+>、Hg<'2+>有促进作用,而对Cu<'2+>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并且,用Hg<'2+>进行诱导能使沟戈登氏菌的菌株发生诱变.5.通过对沟戈登氏菌与重金属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细胞壁的多孔网状结构有利于吸附质的定向排列,而细胞的-OH和HPO<,4><'2->等活性基团参与了对Cu<'2+>的吸附,羰基化合物和胺等参与了对pb<'2+>的吸附,而羟基化合物和磷酸盐主要参与了对Hg<'2+>的吸附,吸附完成后,吸附剂本身的结构未被破坏,即没有新的化学物质生成.6.首次采用互补型二元Cu<'2+>-Pb<'2+>混合体系查明,沟戈登氏菌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其亲和力顺序为:Pb<'2+>>Cu<'2+>;同时,当Cu<'2+>-Pb<'2+>混合体系中Pb<'2+>的含量较多时,才会抑制沟戈登氏菌对Cu<'2+>的吸附,而只要混合体系中有Cu<'2+>存在,就会抑制对Pb<'2+>的吸附,两种离子的共存也会使总吸附量下降.7.通过建立吸附模型,表明沟戈登氏菌的吸附过程更接近于一种多分子层吸附类型,其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