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儒家价值观对农村买卖关系的影响研究
【6h】

儒家价值观对农村买卖关系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研究概述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结构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结构

1.3.2 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 儒家价值观测量的研究动态

2.1.1 国内外关于儒家价值观测量的研究现状

2.1.2 儒家价值观测量研究现状小结

2.2 关系和谐测量的研究动态

2.2.1 国内外关于关系和谐测量的研究现状

2.2.2 小结

2.3 儒家价值观对关系和谐影响的研究动态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 小结

3 儒家价值观测量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3.1 儒家价值观的模型因子选取与内涵诠释

3.1.1 仁的涵义

3.1.2 义的涵义

3.1.3 礼的涵义

3.1.4 忠的涵义

3.1.5 孝的涵义

3.1.6 信的涵义

3.1.7 中庸的涵义

3.2 儒家价值观模型构建

3.3 调研与数据分析

3.3.1 调研描述

3.3.2 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8.4.1 结论一:与现有价值观测量模型互相验证

3.4.2 结论二:表达和行为冲突

3.4.3 均值比较分析结论

4 关系和谐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4.1 儒家价值观对关系和谐的影响模型构建与验证

4.1.1 消费者视角下的儒家价值观逻辑模型

4.1.2 零售商视角下的儒家价值观逻辑模型

4.1.3 儒家价值观对于关系和谐的影响模型验证

4.2 消费者视角下的交易关系模型构建

4.2.1 模型描述

4.2.2 模型验证

4.3 本章小结

4.3.1 儒家价值观逻辑模型起点差异

4.3.2 儒家价值观逻辑模型的路径差异

4.3.3 秩序与态度的关系差异

4.3.4 儒家价值观的评价差异会直接影响交易关系的形态

4.3.5 以“义”为导向的交易关系更易让交易双方达成共识

5 管理启示

5.1 有助于企业交易过程中决策认知能力的提高

5.2 有助于企业与顾客关系的维护

5.3 有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升社会价值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及贡献

6.2 研究不足

6.2.1 研究样本的局限

6.2.2 研究方法的局限

6.2.3 测量量表还需修正

6.2.4 研究范围的不足

6.3 未来研究方向

6.3.1 完善交易关系模型

6.3.2 优化调查问卷

6.3.3 完善调查对象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基于儒家哲学经典,探讨儒家价值观对中国农村终端市场中“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关系的影响,以及儒家价值观将如何应用于市场营销。“仁、义、礼、忠、孝、信”是我们研究的六个儒家价值观因子,它们与“中庸”思想一起对“买卖”双方间建立交易关系产生影响。鉴于“买卖”双方利益出发点存在差异,导致交易双方指导终端交易的核心儒家价值观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卖方零售商认为“信”是交易中的核心儒家价值观,而买方消费者则更多的认为“仁”是交易中的核心儒家价值观。同时,各儒家价值观因子对交易关系的影响逻辑也存在差异。我们将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建立儒家价值观对于关系和谐影响的模型。当消费者感受到零售商在交易中展示出来的“仁”和消费者认为零售商应该具备的“仁”相一致时,会遵循“礼义”的交易秩序,最终成为“忠孝”的顾客,并会对零售商展现出来的“信”产生信任感。当消费者感受到彼此间的儒家价值观有差异时,会对彼此的交易关系进行评价,当彼此间关系评价一致时,最终形成关系和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