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我相似面孔、面孔吸引力影响两性择偶的实验研究
【6h】

自我相似面孔、面孔吸引力影响两性择偶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概念的界定

1.1 “择偶”的概念

1.2 “面孔吸引力”的概念

1.3 “自我相似面孔”的概念

2 择偶的有关研究

2.1 择偶的社会学解释

2.2 择偶的心理学解释

2.3 进化心理学中男女择偶偏好的内容

3 面孔吸引力的有关研究

3.1 进化心理学对面孔吸引力的理论研究

3.2 面孔吸引力对择偶的影响

4 自我相似面孔的有关研究

4.1 自我相似面孔与面子L吸引力的研究

4.2 自我相似面孔与配偶选择的研究

4.3 自我相似面孔与利他行为的研究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1 以往研究的不足

1.1 前人结论的争议

1.2 理论依据存在争议

1.3 缺乏实证研究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1 实验材料的改进

2.2 将长相偏好与择偶偏好相剥离

2.3 采用实验验证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实践意义

4 研究假设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1 实验1 自我相似面孔对择偶影响的实验研究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假设

1.3 实验方法

1.4 结果分析

2 实验2 自我相似面孔条件下吸引力对择偶影响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假设

2.3 实验方法

2.4 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自我相似面孔对择偶的影响

1.1 对自我相似面孔的偏好评价分析

1.2 对自我相似面孔评价的性别差异分析

2 自我相似面孔条件下吸引力对择偶的影响

2.1 相似面孔条件下面孔吸引力对长相偏好的影响

2.2 相似面孔条件下吸引力对择偶偏好的影响

3 长相偏好与择偶偏好的关系

第五部分 研究不足与展望

1 研究的不足

1.1 样本的局限性

1.2 实验材料的局限性

1.3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2 研究展望

2.1 扩展研究领域

2.2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进化心理学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展开一系列对面孔知觉的研究,包括面孔吸引力、面孔熟悉度、自我相似性等。这些研究认为个体对面孔线索的知觉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判断和社会行为,如利他行为、配偶选择行为等。该研究取向为理解复杂的社会行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们在择偶的过程中,是否会受到面孔的自我相似性及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即自我相似性和面孔吸引力在择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本研究包括2个实验。实验一通过控制相似性这一自变量因素,考察人们在择偶过程中是否存在对自我相似面孔的偏好,以及性别之间受到面孔相似性因素影响的差异。通过软件精确的合成面孔,找到与之前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均会受到相似性因素影响。实验二为探究人们在择偶过程中是否也受到面孔吸引力的影响,以及性别之间受面孔吸引力因素影响的差异。实验中把与个体相似的异性面孔进行合成,然后对男性和女性面孔分别进行操作,控制他们各自的吸引力,进而从吸引力的强弱以及个体对于与自我相似面孔的喜好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1)不管男性还是女性,自我相似性的这种意识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择偶,即个体在看到异性面孔与自己有相似之处,往往好感会增加。
  (2)面孔的自我相似性对女性影响更大。
  (3)除去自我相似面孔因素,影响个体择偶的另一因素是面孔吸引力。即异性好看面孔对于个体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选择他的意愿就更加强烈。
  (4)与女性相比,男性对于面孔吸引力的要求更高。
  (5)长相偏好与择偶偏好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我们对一个人的长相评价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我们对他(她)的择偶意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