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程序性知识设计与输入对考前失眠干预效果影响的研究
【6h】

程序性知识设计与输入对考前失眠干预效果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问题提出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失眠定义

1.1.2 失眠的诊断标准

1.1.3 考前失眠

1.1.4 程序性知识

1.1.5 睡眠的程序性知识

1.1.6 暗示学习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失眠的成因

1.2.2 考前失眠的成因

1.2.3 治疗方法的研究

1.3 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

1.3.1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3 研究假设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1.1 研究对象

2.1.2 被试基本资料

2.1.3 被试症状相关资料

2.2 研究工具

2.2.1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2.2.2 睡眠状况主观自我评定表

2.2.3 睡眠过程中典型刺激情境情绪体验记录表

2.2.4 其他

2.3 评估

2.3.1 量表诊断

2.3.2 专家组评估

2.4 研究程序

2.4.1 研究时间

2.4.2 研究设计

2.5 具体临床干预

2.5.1 认知调整

2.5.2 放松训练

2.5.3 防复发指导

2.5.4 控制组后续的二次干预

3 结果

3.1 被试干预前后和回访时PSQI的测试结果

3.2 睡眠状况主观自我评定表调查结果

3.3 干预前后两组被试在4个项目上的W检验结果

3.4 实验组5名被试的具体失眠症状多基线图

4 讨论

4.1 元认知干预技术疗法对考前失眠治疗效果的讨论

4.2 程序性知识的设计与输入对考前失眠治疗效果影响的讨论

4.3 本研究的创新

4.4 本研究的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附录B 睡眠状况主观自我评定表

附录C 来访者登记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实验设计,进一步探讨元认知干预技术干预考前失眠的效果,探索验证程序性知识设计与输入环节对干预效果的影响作用。为广大学生考前失眠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经验,激发其他研究者更加注重程序性知识设计与输入,并进一步展开探索研究。 方法:在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的同时,采用单一被试多个症状的多基线实验设计,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前后测结果对比作为干预是否有效的标准,在自编睡眠状况主观自我评定表的各项目上运用W-test秩和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进行差异检验,以典型睡眠刺激情境情绪体验敏感度作为多基线实验的指标。 结果:治疗后各被试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上的得分均明显下降,实验组被试PSQI得分下降幅度更大,均低于入组标准,两组被试睡眠状况主观自我评定表各项目的W检验差异显著,根据实验组被试睡眠过程中典型刺激情境情绪体验记录表数据所绘制的多基线图显示其对失眠具体刺激情境的情绪体验敏感度迅速下降。 结论:干预结束后各被试的失眠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且一个月后回访,治疗效果保持良好,实验组被试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说明元认知干预技术疗法能够有效治疗考前失眠且不易复发,且其中的程序性知识设计与输入环节对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余志芳;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学科 应用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金洪源;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程序性知识; 设计; 输入; 失眠; 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