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理想国》解读下的雅典民主
【6h】

《理想国》解读下的雅典民主

代理获取

摘要

公元前五世纪后期的雅典城邦,在被斯巴达于漫长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打败之前,曾经一直被认为是希腊世界中最强大的城邦。政治上,雅典的民主制度是民主的极致,并且在这中政治体系之下,所有的男性公民都积极参与政治,这使得它与敌对城邦相比更具有优势。雅典不仅仅被认为是一个活跃的贸易中心和繁荣强大政治中心,同时它还是公认的希腊世界中的文化中心。
   柏拉图出生于约公元前429年的一个贵族家庭,想必在他年少时就认识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教导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柏拉图所写的每一个对话几乎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者,他用一种特殊的互相询问的对话方式相关与善良和知识的普遍的观点发起挑战。《理想国》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书写成的一部著作。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让人困扰同时也最具丰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对话中的主要任务苏格拉底将人类比喻成了困在洞穴中的囚犯,被枷锁束缚的囚犯只能背对洞口,面对墙壁。他们身后点这货,影子投在墙壁上,并伴有一些声响。
   在洞穴之谜中,柏拉图对一种政治体制的幻想和其他作家所想象的一样黑暗。他认为那不仅是一个地下洞穴,完全没有雅典城的恢弘建筑,而且其中的居民或公民都戴着镣铐。如果这个洞穴就代表着城邦,那么受到启蒙的人就会想着尽快从这里逃出去,并且只有在很不情愿或是迫不得已时才会回来。作为是评价,柏拉图似乎对症支持有几段否定的态度。我们会发现她并没有对雅典的民主表示好感,毕竟,就是这样一个政治体系杀害了他伟大的老师兼朋友。柏拉图对很多人尊之为“模范城邦”的雅典的蔑视在《高尔吉亚篇》中一段著名的雨露里总结道:“无节制也无正直可言,整个城市充斥着港口码头和造船厂的嘈杂,到处是城墙和进贡的金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