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陆统筹下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6h】

海陆统筹下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海陆统筹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海陆统筹的系统论分析

2.2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协同论基础

2.3 、海陆经济统筹的二元经济理论基础

3 、海陆统筹下的辽宁省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

3.1 、海陆统筹下的辽宁省海洋资源基础

3.2 、海陆统筹下的辽宁省社会经济基础

3.3 、辽宁省海陆经济联系分析

4 、辽宁沿海经济带沿海城市海洋经济效率的实证研究

4.1 、评价方法

4.2 、海洋经济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4.3 、主要结论

5 、辽宁沿海经济带陆域经济的区位差异及其变动研究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值的确定

5.2 、辽宁沿海经济带沿海城市城市化水平测度

5.3 、辽宁沿海经济带沿海城市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

5.4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区位差异的成因分析

5.5 、结论及政策建议

6 、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6.1 、研究理论与方法

6.2 、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分析

6.3 、海洋经济区域海陆经济协同发展差异分析

6.4 、结论与讨论

7 、辽宁省海陆统筹经济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7.1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海陆一体意识

7.2 、加强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打造蓝色经济区

7.3 、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积极开展各类海洋文化活动

7.4 、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人才智力支持体系

7.5 、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海洋是未来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与不竭动力,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海陆统筹发展。海陆统筹是从地域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海陆关系,海、陆两个部分共同组成沿海区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海陆之间相互补充,在开发利用上又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进行统筹。海陆统筹的原动力是海陆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服务,即立足自身优势实现区域间的功能合作与互补。因此,综合评量一个区域的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程度,从而为政府提供合理的政策依据就变得非常必要。
   首先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海洋经济效率评价是城市规划海洋资源投入,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分析方法,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效率。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沿海城市海洋经济的效率都是不断提高的,技术进步的有效变动是带动海洋经济效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因为;其次,一些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着纯技术无效或者纯规模无效,而另一些沿海城市纯技术与纯规模均无效,最终导致综合运行效率欠佳。文章在此部分最后针对评价结果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次在陆域经济发展方面,由于城市化水平区位差异已经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运用辽宁沿海经济带各沿海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表征陆域经济发展水平。此部分在构建城市化水平区位差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沿海城市1996~2008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Gini系数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进行分解,并分析其变动趋势。
   最后,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海陆统筹、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辨析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本部分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应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演化模型,采用辽宁省历史统计数据,开展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合作效应大于竞争效应,两个经济子系统协同发展,相互促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