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文教育功效的显与隐——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探讨与实践
【6h】

语文教育功效的显与隐——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探讨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1.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2.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意义

二、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1.选题的意义

2.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

三、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总结

(一)中学生非智力因素低下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1.兴趣缺乏

2.意志不坚

3.习惯不良

4.动机不良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途径

1.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2.培养语文学习的意志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4.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语文教育功效有显隐之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升是其隐性功效,也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由于隐性功效是看不见的,其阶段形成性特征不够明显,所以常常被师生所忽视,由此造成了学习障碍。通过调查研究,又综合分析了大量的相关材料,发现影响学生语文学习,造成学习障碍的非智力因素,位于前四位的依次是:兴趣、意志、习惯、动机方面的原因,具体可归纳出四个方面:即兴趣缺乏、意志不坚、习惯不良、动机不良。本文力求从分析这四方面产生的原因及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入手,结合培养非智力因素对语文教学的理论要求和一些教学实例的研究,来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一些最关键的问题和规律,充分发掘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可操作因素,这对于切实提高语文教育的效果,寻求语文教育的新路子具有深远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