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浑河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纳滤膜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
【6h】

浑河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纳滤膜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水源污染现状

1.2水中污染物的分析检测技术

1.3水中污染物控制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路线

第二章 浑河水体双酚A的分布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3小结

第三章 浑河水体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3小结

第四章 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分布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讨论

4.3小结

第五章 纳滤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

5.1. 材料与方法

5.2.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根据浑河流域工农业生产特征,以浑河表层水为研究对象,选取8个样点,经固相萃取(SPE)对水样前处理后,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水体中的双酚A(Bisphenol A,BPA),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和微囊藻毒素(Microscystins,MC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浑河水体中双酚A检出浓度在0~0.23μg/L之间。大伙房水库下游,东洲区,浑河大桥(抚顺),沈阳工学院,抚顺下和长青桥在三个月份均检测出双酚A,沈抚灌渠和浑河闸只在7月份和10月份检出。浑河水体中双酚A含量夏季较高,检出浓度范围在0.02~0.23μg/L之间,秋季较低,检出范围在0.010μg/L左右;在16种多环芳烃中,各季度均未检测出苊烯;6月、7月和10月多环芳烃中的苊在0~0.43μg/L之间;芴在0~0.46g/L之间;苊在0~0.43μg/L之间;萘在0.14~0.41μg/L之间;菲在0.20~0.55μg/L之间;蒽含量在0.15~0.405μg/L之间;荧蒽含量在0.12~0.48μg/L之间;芘含量在0.12~0.48μg/L之间;?含量在0.04~0.49μg/L之间;苯并b荧蒽含量在0.05~0.55μg/L之间;苯并k荧蒽含量在0.04~0.52μg/L之间;苯并芘含量在0.55μg/L左右;茚并芘含量在0.37~0.45μg/L之间;二苯并蒽含量在0.51μg/L左右;苯并苝含量在0.30~0.40μg/L之间。微囊藻毒素除东洲区样点5月份外,其他采样点均未检出,检出浓度为0.18μg/L,显示出水体富营养化北移的发生趋势。 选用Desal5 DL和Desal5 HL两种纳滤膜性能考察其对微囊藻毒素的截留性能。当过滤体积从40mL增加到200mL时,DL和HL对微囊藻毒素的截留率分别上升到17.1%和20.1%,这是因为随着操作时间的增加,更多微囊藻毒素被吸附在纳滤膜上,导致被截留的物质越来越多。 当过滤体积从120mL上升到200mL时,HL对微囊藻毒素的截留率却从20.1%下降到3.9%。当过滤体积从40mL增加到200mL时,DL膜上的吸附量随着溶液过滤体积的增加从3.13×10-5mg/cm2逐渐减少到1.6×10-5mg/cm2,HL膜上的吸附量随着溶液过滤体积的增加从2.76×10-5mg/cm2逐渐减少到2.26×10-5mg/cm2。微囊藻毒素洗脱之前DL膜的吸附量占总量的17.8%,HL的吸附量占总量的12.6%。所以在纳滤过程中,构成膜的化学材料对微囊藻毒素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对纳滤膜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污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