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俗语考原》中的民俗语汇研究
【6h】

《俗语考原》中的民俗语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概貌

一、《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考源体例

二、考源方式

三、释义方式和特点

第二章 《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来源和特点

一、《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来源

二、《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特点

第三章 《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发展变化

一、语素变化

二、结构变化

三、语义变化

第四章 《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商榷辨正

一、《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注音问题

二、《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书写问题

三、《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溯源体例问题

四、《俗语考原》中的其他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俗语考原》是晚清民国时期李鉴堂辑成的一部笔记体式的俗语小集,全书以考源为宗旨,按照首字笔画多寡排列,共分19部分,收录民俗语汇970例,每例以“释义、例证、出处”为基础安排体例,考源出处涉及文献多达400余部,具有重要的民俗、语言和文化价值。笔者对《俗语考原》进行重新整理校对,以此作为论文写作材料,主要运用民俗语汇和民俗语源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社会学、社会语言学、方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俗语考原》中的民俗语汇进行了综合研究。《俗语考原》的作者生平、成书背景、成书时间、成书版本等与研究书中民俗语汇关联不大的内容在绪论中作简单陈述,不作具体研究。
  正文围绕《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考源、特点、发展变化和辩证展开,分为四章。首先,宏观介绍了《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概貌,总结了《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四种考源体例,以及考源方式,然后对考源体例中的释义方式和特点进行描述。其次,从内容、时间和出处三个角度对《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来源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其民俗语源,并且概括了该书中民俗语汇在语音、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上的特点。再次,从民俗语汇传承变化的角度,对书中民俗语汇的发展变化作了具体分析:在语素方面,发生了同音替换、近义替换和其他替换的语素变化;在结构方面,发生了紧缩、扩展、颠倒和嵌入的结构变化;在语义方面,发生了消亡与传承并存的语义变化。最后,对《俗语考原》中民俗语汇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商榷辩证,从注音、书写、体例和其他问题四方面展开,着重对考源体例进行了详细具体的研究。
  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并对考究民俗语源方面做了简单的延伸瞻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