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际意义模式在翻译批评中的应用——以《茶馆》的英译本为例
【6h】

人际意义模式在翻译批评中的应用——以《茶馆》的英译本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当今世界越来越小,国与国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跨国交流若没有翻译支持是无法想象的。在这种背景之下,翻译批评作为翻译质量的评估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今翻译批评领域多为经验性、随感式点评,对翻译质量的客观评价略显不足。
   另一方面,翻译是言语交际的过程,由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构成的交际主体所决定的人际关系构成了翻译的重要目的。但是,对于人际意义的研究在传统翻译研究中一直被忽视,专门的、系统的研究还不多见。尽管以奈达为代表的操纵学派的研究也进入了翻译的功能研究模式,但是只停留在词汇的层面,多局限于对语言内部因素的研究,没有深入到语言的元功能层面。语言的人际元功能所对应的人际意义关乎语言交际的目的,应该受到专门的系统性研究的关注。
   以Halliday(1994)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本文旨在从人际意义的角度提供恰当、客观的评价标准,并建立一个人际意义模式,以《茶馆》的两个英译本为例将其应用于翻译批评。基于此目的,本文包括如下部分:
   首先,从语言人际意义的视角对翻译研究进行了批判性回顾,指出尽管人际意义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翻译研究对其却存有疏漏。
   其次,从实现人际功能的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评价系统分别探讨翻译中人际意义的实现,同时建立一个能够描述翻译现象并应用于翻译质量评估的人际意义模式。最后,以《茶馆》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语气、情态和评价三个角度,将建立起来的人际意义模式应用于翻译批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