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衔接
【6h】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衔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及任务目标

一、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

二、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及对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要求

第三章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作用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不良心理品质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中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品质

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必要性

(一)我国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必要性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作用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培养的依据

(二)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作用

第四章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衔接策略

一、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二、转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深化知识点讲解,推动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形成

四、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形成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结 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日趋严重之势,而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决定着我国民族素质的提高,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既是当今社会与时代的迫切需要,又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社会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006年,辽宁省也开始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这对于学校教学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面对新课程,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思想政治学科在学校教学中肩负着智育和德育的双重任务,在学生心理品质培养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新的形势,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趋利避害,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引导学生。既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又要努力做好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衔接工作,不失时机地将思想政治课教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生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衔接,力求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