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紫外线气候下中国居民白内障的疾病负担及白内障患者生命质量研究
【6h】

紫外线气候下中国居民白内障的疾病负担及白内障患者生命质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论文一 我国居民白内障的疾病负担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二 我国不同地域紫外线暴露与白内障疾病负担的关系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三 白内障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白内障的疾病负担研究现状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展开▼

摘要

白内障是中国导致视力残疾的首要原因,占全部视力残疾的60%。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因白内障导致的视力残疾约有740万人,其中盲人约230万人,低视力约51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口数量的增加,预计到2020年中国仅白内障致盲的人数将超过500万。2004年WHO全球疾病负担评价结果显示,白内障导致的疾病负担为1770万DALYs,占所有疾病和伤害导致的总DALYs的1.2%。在白内障导致的DALYs损失中,90%以上来自发展中国家。中国因白内障导致的疾病负担为352万DALYs,占白内障全部DALYs的20%。
  紫外线辐射是白内障的确定性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紫外线辐射和白内障患病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WHO统计结果:在白内障致盲的人群中,20%由紫外线辐射暴露引起;归因于紫外线辐射暴露的白内障疾病负担为529,242DALYs,占白内障总的疾病负担的5%。
  随着臭氧层破环这一重大环境问题的提出,紫外线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倍受关注。据UNEP评估:平流层臭氧每减少1%,白内障增加0.3%~0.6%,全世界每年将增加10万到15万白内障患者。目前,北纬25°~60°区间臭氧层已经减少3~6%,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平均增加了约4~7%。我国13亿人口恰好处在这一臭氧层破坏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纬度地带,是臭氧层破坏的最大受害主体。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正处于臭氧层破坏严重状态的存续期间!至2007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亿,老龄化速度为全球最快,2051年这一数值将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在此背景下人们终生紫外线累积暴露量势必增加,由此造成的白内障的患病人数必将有大幅上升!白内障带来的疾病负担也必然增加。
  疾病负担不仅包括健康生命年的损失,还包括疾病经济损失和生命质量的下降。国外文献对白内障的经济负担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澳大利亚的各类眼病中,以白内障的直接费用最高,达3.27亿美元,占全部直接费用的17.97%。美国眼病的医疗和手术总费用约为126亿美元,其中与白内障有关的费用约51亿美元,占眼病的医疗和手术总费用的40.48%。2008年英国因白内障造成26052个DALYs损失,换算为经济损失约20亿英镑。目前,尚未查到研究中国白内障经济负担的文献。
  白内障致盲和低视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妨碍其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增加患者心理及精神压力,降低患者生命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生命质量损失又称为疾病无形负担,是全面评价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中文版国立眼科研究所视功能问卷25项评价白内障患者的生命质量,了解白内障给患者造成的无形疾病负担的严重程度。
  本研究利用我国地理环境的梯度变化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提供的全国各地区白内障视力残疾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探讨了我国紫外线辐射量和白内障疾病负担(DALYs/100000)的关系,分析紫外线辐射对白内障疾病负担的影响。同时,评价我国因白内障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并利用中文版国立眼科研究所视功能问卷25项在我国开展白内障患者生命质量研究,以达到全面评价白内障疾病负担的目的,为探讨我国防盲治盲干预措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我国白内障疾病负担的计算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本次调查覆盖中国大陆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共调查2,526,145人,其中18,085人是由白内障导致的视力残疾。由于DALYs的计算需要一定时期内白内障视力残疾的发病例数。本论文选取了2003,2004和2005年这三个时间段内发生白内障视力残疾的人数作为研究对象,共6989人,其中2003,2004和2005年发生白内障视力残疾分别为2526人,2446人和2017人。分别计算2003,2004和2005年的全国和31个省、市、自治区的白内障疾病负担,然后求三年的平均值,以此代表全国和31个省(市、自治区)白内障疾病负担的水平。
  利用部分地区白内障单病种住院医药费用限额付费标准代替白内障次均住院治疗费用;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中国白内障视力残疾的现患率,以及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计算我国白内障视力残疾的患病人数。由此,推算我国治疗白内障的直接经济负担。
  用人力资本法计算白内障视力残疾造成的间接经济负担。该方法用人均GDP或人均国民收入来计算每人年工作损失所带来的间接经济负担,并考虑到各年龄组人口生产力水平不同给予一定的权重。用公式表示为:间接经济费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DALYs×生产力权重。
  二、我国臭氧及红斑紫外线辐射量监测数据的来源及计算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提供了自1978以来的臭氧及紫外线辐射观测数据。NASA应用臭氧总量测绘仪来监测全球每日臭氧浓度及红斑紫外线辐射剂量,并向科研机构及公众免费提供监测数据。本研究从NASA网站下载了自1980年1月1日到2005年12月31日的所有臭氧及红斑紫外线辐射数据,利用GIS方法进行整理计算。利用此数据描述我国臭氧及红斑紫外线辐射情况。
  三、我国红斑紫外线辐射量和白内障疾病负担的关系研究
  本研究分别以1980~200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臭氧总量及日均紫外线暴露量作为我国人群紫外线暴露定量评价指标,以2003~2005年总人口和65岁及以上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作为白内障的健康效应评价指标,构建红斑紫外线辐射量与总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的相关关系;构建臭氧总量与总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的相关关系。计算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分别构建红斑紫外线辐射量与农业、非农业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的相关关系。利用SPSS软件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推测臭氧减少或紫外线暴露量增加,白内障DALYs/100000的改变。
  分别按纬度、海拔和温度带将我国各地区分组,比较处于不同纬度、海拔和温度带的地区,紫外线辐射量和白内障DALYs/100000的变化。
  四、白内障患者生命质量调查
  CHI-NEI-VFQ-25是眼科常用的评价生命质量的量表之一,包括25个问题,可分为11个与视觉有关的次度量和1个评价总体健康状况的问题。本研究利用该量表调查2010年6月~2012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即将接受手术的白内障患者,计算白内障患者总体健康积分、合并积分以及各次度量积分,并对各次度量积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总体健康积分、合并积分和视觉特定的依赖性积分、社会功能积分、心理健康积分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我国总人口白内障平均疾病负担为150 DALYs/100000;65岁及以上人口白内障平均疾病负担为1081 DALYs/100000。男性白内障疾病负担为105DALYs/100000,女性为196 DALYs/100000。北京的总人口白内障疾病负担最低(36 DALY/100000),西藏最高(394 DALYs/100000);65岁及以上人口的白内障疾病负担,仍然是北京最低(254 DALYs/100000),西藏最高(2864DALYs/100000)。农业人口的白内障疾病负担为177 DALYs/100000,非农业人口为81 DALYs/100000。不识字人群白内障疾病负担最重,为764 DALYs/100000;大学本科学历者白内障疾病负担最轻,为9 DALYs/100000。
  2、我国治疗白内障的直接经济负担为209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负担为133.37亿元人民币。
  3、我国总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和65岁及以上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分别与日均红斑紫外线辐射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s总人口)=0.811,P<0.01;rs(65岁及以上)=0.824,P<0.01)。日均红斑紫外线辐射量和总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92x-117.251(R2=0.676);日均红斑紫外线辐射量和65岁及以上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812x-1217.838(R2=0.700)。
  4、总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和65岁及以上人口的白内障DALYs/100000分别与年均臭氧总量存在负相关关系(rs(总人口)=-0.649,P<0.01; rs(65岁及以上)=-0.637,P<0.01)。年均臭氧总量与总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的回归方程为(y)=-0.004x+575.684(R2=0.380)。年均臭氧总量与65岁及以上人口的白内障DALYs/100000的回归方程为(y)=-0.035x+4901.773(R2=0.392)。
  5、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中,日均红斑紫外线辐射量与白内障DALYs/100000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s(农业)=0.809,P<0.01;rs(非农业)=0.724,P<0.01)。农业人口的日均红斑紫外线辐射量与白内障DALYs/100000的回归方程为(y)=0.096x-110.677(R2=0.666)。非农业人口的日均红斑紫外线辐射量与白内障DALYs/100000的回归方程为y=0.109x-212.698(R2=0.460)。
  6、不同纬度带,日均红斑紫外线辐射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总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之间的差异(P=0.010)、65岁及以上人口的白内障DALYs/100000之间的差异(P=0.007)有显著性;农业人口的白内障DALYs/100000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不同温度带日均紫外线辐射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总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之间的差异(P=0.046)、农业人口白内障DALYs/100000之间的差异(P=0.044)有统计学意义。
  7、401例白内障患者CHI-NEI-VFQ-25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合并积分”为58±20分。在各次度量积分中,“眼痛”的平均积分最高(91±19分),其次是色觉(88±27分)。平均积分最低的四项包括:“总体视力”(33±15分)、“心理健康”(38±24分)、“作用受限”(41±31分)、依赖性(48±26分)。
  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健康积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和是否患慢性病;合并积分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是否患慢性病和较好眼视力;依赖性积分和心理健康积分的影响因素都是文化程度、是否患慢性病和较好眼视力;社会功能积分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和较好眼视力。
  结论:
  1、我国女性白内障疾病负担高于男性,65岁及以上人群是白内障的高发人群,随年龄增加白内障视力残疾的疾病负担越重,农业人口白内障疾病负担高于非农业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者,承载了较高的白内障视力残疾的疾病负担。白内障视力残疾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约209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负担约133.37亿元人民币,总的疾病经济负担可达到342.37亿元人民币,占201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19980.39亿元)的1.71%。
  2、我国环境红斑紫外线辐射量分别与总人口和65岁及以上人口白内障的DALYs/100000呈正相关关系;而我国年均臭氧总量则与其呈负相关关系。日均红斑紫外线辐射量每增加1000 J/m2,总人口白内障疾病负担将增加92DALYs/100000,65岁及以上人口的白内障疾病负担将增加812 DALYs/100000;而年均臭氧总量每减少10000DU,总人口白内障疾病负担将增加40DALYs/100000,65岁及以上人口的白内障疾病负担将增加350 DALYs/100000。低纬度地区紫外线辐射量高,白内障疾病负担也较高;尤其是低纬度地区农业人口的白内障疾病负担,明显高于中、高纬度地区农业人口的白内障疾病负担。
  3、即将接受手术的白内障患者生命质量处于较低水平,白内障患者的疾病无形负担较重。视力越差白内障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就越差。文化程度和是否患慢性病是患者总体健康积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视觉相关生命质量积分的影响幅度也比较高。

著录项

  • 作者

    朱敏;

  •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学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扬;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白内障;
  • 关键词

    紫外线; 疾病负担; 白内障; 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