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波动与延髓腹外侧血管压迫的相关性分析
【6h】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波动与延髓腹外侧血管压迫的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论文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延髓腹外侧(RVLM)血管压迫与血压及血压波动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机制及意义。
   方法:
   连续性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辽宁省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确诊的并且发病在24小时内的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参照入选和排除标准,最终入选60例,所有患者均在出现临床症状后5~32小时(平均20小时)进行磁共振检查。患者入院后连续在72小时内每6小时监测一次血压。高血压定义: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6小时内血压波动≥25mmHg判断为血压波动幅度较大,血压波动≤25mmHg为波动幅度较小。采用美国GE1.5 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进行头部常规MRI、DWI和三维时间飞跃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TOF-SPGR)扫描。MRI评估由2名放射科医生在不知道研究对象血压情况下进行双盲阅片,观察RVLM是否受椎基底系血管及其分支的压迫,并将结果分为RVLM受血管压迫组与非压迫组,分析两组与血压及血压波动的相关性。所有的数据应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等统计学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利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寻找延髓腹外侧动脉搏动性压迫是否与血压波动正相关。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16.0软件,并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标准。
   结果;
   1、60例患者头部DWI均显示了高信号梗死灶,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为39~82岁,平均年龄为51±12.42岁。头颅MRI和MRTA均清楚地显示了延髓腹外侧神经与血管的关系,发现有37例(61.67%)存在RVLM血管压迫,23例(38.33%)没有RVLM血管压迫。
   2、37例RVLM存在神经血管压迫的患者中,左侧受压28例(75.68%),右侧6例(16.22%),双侧3例(8.11%)。责任血管:椎动脉25例(其中双侧椎动脉2例),小脑后下动脉10例,小脑前下动脉2例。
   3、血压波动幅度与RVLM血管压迫的关系:37例有压迫组中,血压波动幅度大者31例(83.78%),波动幅度较小者6例(16.22%)。23例非压迫组中,血压波动幅度大者8例(34.78%),波动幅度小者15例(65.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收缩压波动幅度和舒张压波动幅度与RVLM神经血管压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均与RVLM神经血管压迫呈正相关(r=0.303,P<0.001;r=0.277, P<0.001)。
   4、血压与RVLM血管压迫的的关系:压迫组中有24例(64.86%)血压升高,非压迫组有6例(26.09%)血压升高,压迫组中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大于非压迫组(P<0.05)。
   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血压的显著波动与RVLM血管压迫有关;血压升高与RVLM血管压迫有关;MRI和MRTA是显示脑干部神经血管解剖关系的最佳成像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