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沈阳市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干预的一年随访研究
【6h】

沈阳市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干预的一年随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前言

对象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自杀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自杀未遂者干预随访评估表

展开▼

摘要

自杀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全球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至少1000万人自杀未遂。死亡率是16/10万,平均每40秒自杀死亡一人。自杀是15-44岁死亡人群中第三位致死原因同时也是10-24岁死亡人群中第二位致死原因。我国每年有28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是死亡人群中第五位致死原因。在自杀学的研究中,自杀未遂者更是值得关注的群体。据卫生部报告,我国全人群自杀未遂率为229/10万,每年至少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和自杀是两个互相重叠的人群而且共有一些危险因素,30%-60%的自杀死亡者有自杀未遂史,自杀未遂者最终有10%-14%死于自杀。预防自杀未遂患者再自杀是降低自杀死亡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在自杀的预防干预研究中,国外对自杀的预防干预模式有前瞻性研究,并有对自杀未遂患者有效干预措施的干预方法研究。在中国对自杀未遂者的特征和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方面的研究较多,研究表明:中国的自杀未遂者自杀意念不强,女性约为男性3倍,自杀未遂者所采取的自杀方式多为致死性较高的方法;农村地区自杀未遂者中患有精神障碍者较少,夫妻争吵、经济困难等生活事件是农村自杀未遂的高危因素。在国内也有关自杀未遂者自杀干预模式的研究,据北京回龙观医院对农村的自杀未遂者自杀干预模式研究的报道显示,对自杀未遂者进行村医、乡医、村干部定期访问安慰,都能达到干预自杀未遂者再自杀、提高生命质量的作用。在城市,目前综合医院急诊室的自杀未遂者的再自杀干预工作仍然是一片空白,对综合医院急诊室的自杀未遂者的干预模式研究,未见前瞻性干预试验和随访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干预模式的干预效果,力求探索出城市急诊室自杀未遂者的干预模式,为减少自杀未遂者的再自杀率提出有效的、切实可行的、节省资源的干预模式提供依据,形成可以借鉴的城市急诊室自杀未遂者的干预模式。
   目的:
   对综合医院急诊室救治的自杀未遂患者分别进行专业医生干预、家庭社会支持干预两种不同方式的干预,并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干预时点的干预效果,通过一年的随访研究比较干预效果,探索对中国城市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为减少其再自杀率的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法。
   方法:
   对239名沈阳市四家综合医院急诊室救治的自杀未遂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专业医生干预组、家庭社会支持干预组和无干预的对照组。在基线时接受精神障碍的诊断(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并在基线时、干预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包括一般资料、HAMD抑郁量表、生命质量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比较三组的随访率、再次自杀情况、HAMD抑郁量表、生命质量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的差异,同时比较不同干预模式的依从性和不同干预时程的干预效果。
   实验结果:
   一、一年内随访率
   3个月后随访到172例(72.0%)自杀未遂患者,6个月随访到116例(48.5%)自杀未遂患者,一年随访到88例(36.8%)自杀未遂患者。
   二、重复自杀未遂情况
   专业医生干预组随访6个月时有一人再次发生自杀未遂行为,重复自杀未遂率为1.3%,家庭社会支持干预组随访6个月时有一人再次自杀未遂,重复自杀未遂率为1.3%。对照组随访3个月时有一患者发生三次自杀未遂,随访6个月时有四人发生五次自杀未遂,重复自杀未遂率为6.2%。社会干预支持组有一人在随访6个月时自杀身亡。对照组随访12个月时有五人五次重复自杀未遂,重复自杀未遂率为6.2%。
   三、干预依从情况
   专业医生干预组,5例(6.2%,5/80)患者接受了专业医生干预,其中2例(2.5%,2/80)完全依从;家庭社会支持干预组,60例(76.9%,60/78)患者接受了干预,其中49例(62.8%,49/78)完全依从。两干预组的依从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
   四、量表评估
   专业医生干预组、家庭社会支持组和对照组三组组内干预前后HAMD抑郁量表评分、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均有显著变化(P=0.001),抑郁量表评分减少,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增加。三组组间HAMD抑郁量表分数、生命质量量表分数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
   五、自杀意念有无的评定
   专业医生干预组、家庭社会支持组和对照组三组组内干预前后,基线与各随访时点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自杀意念有无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专业医生干预组:P=0.001;家庭社会支持组:P=0.001;对照组:P=0.001)。三组组间各随访时点自杀意念有无的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六、精神科专业治疗情况
   专业医生干预组、家庭社会支持组和对照组随访12个月时精神科专业治疗的治疗率分别为4.0%、5.6%、0%,三组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时点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结论:
   采用家庭社会支持干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自杀未遂患者重复自杀未遂的发生。自杀未遂者对专业医生干预和家庭社会支持干预方法的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自杀未遂患者更愿意接受家庭社会支持干预。自杀未遂患者随访一年中,接受精神科专业治疗的治疗率低,干预与否不改变自杀未遂患者接受精神科专业治疗的治疗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