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6h】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

中文结构式摘要

英文结构式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的儿童哮喘的临床发病特征,指导早期诊断、治疗,改善预后。 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6年12月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发作患儿50例为MP感染组,并以同期入院的非MP感染诱发的哮喘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一般特征、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喘息)、辅助检查及对哮喘药物治疗的反应(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 结果: MP感染诱发的儿童哮喘发作以3岁以上多发(60%),其次为1~3岁(34%),发病年龄平均(4.4±2.9)岁;与对照组在喘息反复史上有显著差异(P<0.05),MP感染组喘息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热、咳嗽、喘息是两组患儿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但MP感染组发热者比率及热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MP感染组重度喘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喘息之前常有发热;整个病程中咳嗽、喘息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MP感染组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在呼吸系统受累方面,MP感染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而对照组则主要表现为上感; MP感染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室的嗜酸细胞计数、CRP两项上有显著差异(P<0.05),MP感染组均高于对照组;支原体感染组在肝功异常、心肌酶谱异常的发生率上高于对照组;支原体感染组胸片主要以斑片影改变为主,而对照组则以肺纹理增强为主要表现。MP感染组患病率高峰期在冬春季,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在个人及家族特应性病史、家族哮喘史上,WBC、PCT、免疫球蛋白、总IgE的实验室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支原体感染组应用平喘药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收到良好疗效。 结论: 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儿童哮喘发作具有以下特征:①3岁以上儿童多发(60%),发病年龄平均(4.4±2.9)岁;②多发生于冬春季;③常有喘息反复发作史;④出现低中度发热、咳嗽、喘息。咳嗽先于或与喘息同时发生,咳喘时间长,常合并肺炎且出现肺外受累;⑤嗜酸细胞计数和CRP升高,胸片表现为斑片影;⑥平喘药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