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男性同性恋者预防艾滋病不同干预模式的效果及其比较
【6h】

对男性同性恋者预防艾滋病不同干预模式的效果及其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语

1.前 言

2.对象与方法

3.结 果

4.讨 论

5.结 论

6.附 件

本研究新见解

参考文献

致 谢

综 述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获奖等题目

展开▼

摘要

同性恋现象存在于古今中外的各种社会,中国男同性恋者估计约有1800-2400万人,他们在性方面相当活跃,HIV在这一人群中存在高水平流行的可能性,该人群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必须十分关注的高危人群.通过宣教干预,发达国家同性恋的行为普遍了发生重大改变,经男性同性恋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例子出现了锐减.世界范围的实践证明,完全可以通过有效干预,改变危险行为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流行.结论1.该次调查的男性同性恋人群文化程度较高,但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2.男性同性恋人群的高危行为相当严重,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必须十分关注的高危人群.3.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必须正确地面对男性同性恋这一人群,探索适合的,有效的,可行的干预方式.4.该次调查所用的四种不同的干预模式都能相应地提高男性同性恋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其中以参与式培训和同伴教育骨干培训效果最为明显.参与式培训和同伴教育骨干培训还对高危行为的改变有一定作用.5.培养一支良好的同性恋志愿者队伍非常重要.6.该次调查对男性同性恋预防艾滋病干预的四种模式,效果比较依次为:参与式培训,同伴教育骨干培训,被同伴教育及单纯发放宣传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