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4年内蒙古城区规划建设技术交流会英汉交替传译实践报告——英汉交替传译笔记应对策略
【6h】

2014年内蒙古城区规划建设技术交流会英汉交替传译实践报告——英汉交替传译笔记应对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Chapter 1 Task Overview

1.1 Workshop Background

1.2 Subject Selection

1.3 Work Conditions

1.4 Task Nature and Requirements

1.5 Supporting Materials

1.6 Task Constraints

1.6.1 Speaker

1.6.2 Conference Hall Setup

Chapter 2 Task Execution

2.1 Preparation

2.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2.1.2 Glossary and FUNs

2.2 Pre-meeting Interaction

2.3 Execution

2.4 Client’s Comments

Chapter 3 Note-taking Analysis

3.1 Introduction of Note-taking

3.1.1 Functions of note-taking

3.1.2 Principles of note-taking

3.1.3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note-taking

3.1.4 References of the report

3.1.5 Selection of tools for note-taking

3.2 Analysis of note-taking strategies used in the task

3.2.1 Ladder structure

3.2.2 SVO

3.2.3 Less and more

3.2.4 Reuse of notations and abbreviations

3.2.5 Use of margin

3.2.6 Choice ofnote-taking language

3.2.7 Absence notation

Chapter 4 Conclusion

4.1 Role and use of note-taking strategies

4.2 Opportunities of improving note-taking

4.2.1 Notes readability

4.2.2 Preparation

4.2.3 Consistency

References

Appendices

展开▼

摘要

交替传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口译形式。发言人进行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源语讲话,译员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用译入语重现发言人的原意。除了良好的听说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应变能力等,译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笔记能力来减轻脑力压力、强化记忆要点、梳理目标语的逻辑结构。本报告是一篇英译中交替传译任务实践报告,所描述的口译任务为笔者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技术交流会提供的英汉交替传译服务,重点选取了为交流会演讲者之一Christopher Knabe的讲话为本报告的案例分析对象,分析了为英汉交替传译记录笔记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形以及应对方法。为了有逻辑、有条理地阐述个人实践经验,报告中对交替传译笔记法的主要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旨在为进一步分析作者在进行口译任务时所记录的笔记,从而寻找改进笔记法策略的途径,启发口译笔记法学习与研究。本报告专门在第3.1节中系统地介绍了交替传译笔记法原则,既参考了Andrew Gillies、林超伦等资深译员系统阐述口译笔记法的书籍,也借鉴了Kurt Kohan、Csilla Szabó等学者的相关文献。
  本报告主要关注本次口译任务的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会议、演讲者、以及会场的基本情况介绍,以便形成对口译任务背景与条件的认识。其次,根据口译任务的各个步骤逐一展开,讨论了译前准备、会前沟通和口译任务的执行。为了进行分析,本报告从本次口译任务的全文转录与口译笔记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了笔记分析。本报告的结尾则对本次实践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未来口译笔记训练的启发。
  本报告认为在英汉交替传译中,口译笔记起到了减轻译员记忆负担、提高准确率、保证一致译文质量的重要作用,但是译员不可仅依赖个人化的笔记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口译笔记法原则并借助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方可有效地应对交替传译中出现的种种情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