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
【6h】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一、基本理论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

1.货币政策体系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种类

(二)开放经济理论

1.开放经济的内涵

2.衡量经济开放度的指标

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理论

二、中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有效性分析

(一)中国经济开放度分析

1.中国开放经济时期界定

2.中国经济开放度分析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1.相关性分析

2.可测性分析

3.可控性分析

4.对选择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前提的分析

5.结论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性趋于下降的原因分析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方向

(一)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可行性分析

1.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前提

2.国际经验参考

3.利率更适合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而非中介目标

(二)以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1.运用通货膨胀目标制所需具备的条件

2.国际经验参考

3.在中国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三)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策略分析

1.当前一段时期内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 未来应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任何一国货币政策的设定都是为了实现其最终的目标。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确定的情况下,中介目标的选择及其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效果的好坏。而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对中介目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这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展到今天,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入世对经济开放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现行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及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其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之所在。本文将在实证及规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结合中国开放经济背景,深刻分析影响中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因素以及开放条件下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即分析利率与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在分析中,笔者将在始终贯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中介目标的关系情况下,展开对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研究。从对中国实际情况的分析看,笔者认为利率更适合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而非中介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则是一个相对较优的未来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