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20-30年代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研究——以《教育杂志》为切入点
【6h】

20世纪20-30年代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研究——以《教育杂志》为切入点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引言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目的和对象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二、我国早期中学英语教学发展回顾

(一)中学英语教学的萌芽阶段:19世纪中后期

(二)中学英语教学体制的正式确立阶段:清朝末期

(三)中学英语教学的初步发展阶段:民国初期

三、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学英语教学状况

(一)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演变

(二)中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与选用

(三)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良

(四)中学英语师资的状况

四、20世纪20-30年代中学英语教学的评析

(一)20世纪20-30年代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特点

(二)20-30年代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五、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学英语教学对当今的启示

(一)英语课程标准的编制理念人本化

(二)教科书建设应坚持引进与自编相结合的原则

(三)教法上应加强教学实践,注重学用结合

(四)优化师资知识结构,拓宽师资补充渠道

(五)英语教学应注重功用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六)国外教学理念的借鉴应立足国情,不断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经济和社会发展日趋国际化,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是我国与世界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和工具,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中国应坚持英语学习的重要地位不动摇,中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生涯中的关键期,国家应努力加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以符合社会时代的需求。
  我国英语教学历史悠久,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的设立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中学英语教学也已有110年的历史,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道路漫长而又曲折。20世纪20-30年代(1922-1937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在经历了19世纪中后期的萌芽、清末的正式确立,再到民国初期的初步发展三个历史阶段后,基本完成了由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转变。这一时期的中学英语教学得到了稳步的发展,教学体制基本定型,在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选、教学方法改良、师资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以民国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教育刊物《教育杂志》中的相关资料为切入点,并综合运用教育学、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语言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以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对其作以详尽地探讨,总结规律和特点,进而挖掘其历史价值,以期望能够达到“借古通今”的目的,为当今的英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和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简述了中国早期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分为19世纪中后期、清末和民初三个发展阶段,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作以简要介绍,回顾了中学英语教学由萌芽,到确立,再到初步发展的曲折发展历程,为论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学英语教学状况做了铺垫。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结合《教育杂志》论述了20世纪20-30年代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状况,分别从课程标准的演变、教科书的编写与选用、教学方法的改良、师资状况这四个维度对其展开详细地阐述。第四部分在对这一时期的中学英语教学状况做了详细地探讨之后,对其进行了系统评析,总结和归纳了该时期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特点和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五部分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探寻其表象下的内在规律,进而论述了其对当今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启示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王霞;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有亮;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英语;
  •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初中教育; 英语课程; 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