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过班主任工作改善中职生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
【6h】

通过班主任工作改善中职生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1 中职生

2 行为习惯

3 班主任

4 行动研究法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四)文献综述

1 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

2 班主任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

3 行为习惯的研究

4 行动研究法在教育中的应用

(五)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调查法

3 个案研究法

4 行动研究法

二、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与分析

(一)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1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公德意识薄弱

4 其他不良行为习惯

(二)中职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1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2 学校教育因素

3 中职生自身因素

三、改善中职生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

(一)改善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行动策略

1 建立有效班级管理体系,发挥学生管理作用

2 加强德育管理,规范行为习惯

3 个别对待,转化“问题学生”

4 加强与家长沟通,实现共同教育

5 以身作则,注重自身修养

(二)依据策略实施干预,伴随观察

1 建立有效班级管理体系,发挥学生管理作用策略的实施

2 加强德育管理,规范行为习惯策略的实施

3 转化“问题学生”策略的实施

4 加强与家长沟通,实现共同教育策略的实施

5 以身作则,注重自身修养策略的实施

(三)效果评估及反思

1 评价研究结果的指标

2 研究结果

3 结果分析与反思

四、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但受用人单位及现行社会风气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良莠不齐,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严重,如果不及时帮助其改善,将不仅影响学生的人生前途,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中职生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综合影响,而学校教育是中职生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班主任工作对中职生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研究旨在在了解中职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及不良行为习惯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及行动研究法探索通过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改善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方法,为班主任进行中职生教育和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本研究以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2010级会计班为例,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分析当今中职生日常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不良的学习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公德意识薄弱等方面,进一步从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辩证地探讨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改善不良行为习惯的班主任工作策略,主要包括:
  l、建立有效班级管理体系,发挥学生管理作用;
  2、加强德育管理,规范行为习惯;
  3、个别对待,转化“问题学生”;
  4、加强与家长沟通,实现共同教育;
  5、以身作则,注重自身修养等几个方面。
  并按策略实施干预,经过一学年的研究和观察,结果显示通过班主任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中职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对改善中职生的生活习惯和提高公德意识有重要作用。虽然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还需要从班主任老师个人能力的提高以及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班主任工作改善中职生行为习惯的策略和实施办法仍需进一步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