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元代西夏遗民研究
【6h】

元代西夏遗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元代怯薛中的西夏遗民

第一节 西夏遗民入仕怯薛考

第二节 西夏遗民入仕怯薛的途径、执事与时期分布

第三节 西夏遗民怯薛的贡献与地位

第二章 元代西夏遗民的军事活动

第一节 西夏遗民在镇戍军、侍卫亲军中的贡献与地位

第二节 元朝涉及西夏遗民的军事律令

第三章 元代西夏遗民的经济地位

第一节 中上层官僚、僧侣的经济地位——以赏赐为中心

第二节 中下层的经济地位

第四章 元代西夏遗民进士与国子生

第一节 元代的西夏遗民进士

第二节 元代的西夏遗民国子生

第三节 元代西夏遗民文教事业繁荣之原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1227年西夏王国灭亡于蒙古大军的铁蹄之下,其国内的党项、汉、吐蕃、回鹘、沙陀等民族成为了蒙元王朝的属民。西夏遗民在蒙元时期被称为“唐兀人”或“河西人”。终蒙元一代,各个阶层、从事各种职业的西夏遗民地位也不尽相同。军事上。出身世家阀阅的唐兀怯薛只能安于自己的执事,未能形成干预朝政的力量,并在英宗朝之后被排除出元代怯薛组织;唐兀将校多由承袭入职,并为元朝稳定在中原汉地和江南的统治做出了较大贡献;在元朝的各种军事禁令中,虽然蒙古统治者给了高品级唐兀官僚掌控军器的权力,但对中下层西夏遗民更多还是采取了防备的态度。经济上,蒙古统治者对西夏遗民上层的待遇早期明显优于晚期,前四汗及元世祖在位时,西夏遗民上层尚能得到皇帝给予的厚重赏赐,并在皇权的庇护下敛集财富;成宗、武宗、仁宗在位时赏赐的范围缩小的只是备受荣宠的几个唐兀家族;至元末,朝廷已经拿不出任何有实质意义的赏赐米笼络西夏遗民。中下层的普通户计中,以儒户和僧户待遇为优,可减免较多的赋役承担;站户和军户则承担了过重的差发,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存。文化教育领域则无疑是西夏遗民的骄傲,唐兀进士具备登科人数多,出身多元化,能试较难的左榜科目,仕途顺利,初次任职多集中于江南地区等特点,唐兀国子生员的出路多为贡试释褐或科举及第,较少因走投无路而去出任学官和胥吏,进而湮没无闻。唐兀儒生群体能在元朝有强势的表现,既得益于其深厚的儒学传承,又受官府双重优待政策的鼓励,是元朝唯一能享受同时给予蒙古、色目人和汉人、南人两种优待的民族。通过分析和归纳西夏遗民在各个领域中不同的地位,可以发现他们虽然在元代属色目人之一种,但却在某些方面受到了超过或不及其他色目人的待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