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蚜虫与捕食性天敌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对生境格局变化的响应
【6h】

蚜虫与捕食性天敌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对生境格局变化的响应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麦长管蚜和瓢虫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第三章 瓢虫种群对苜蓿田生境斑块结构的响应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宁夏银川平原不同尺度下不同时期麦长管蚜和瓢虫种群的空间格局做了详细研究,并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模拟了麦长管蚜和瓢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根据小麦生长发育期以及麦蚜种群发生规律,且麦长管蚜和瓢虫种群的分布格局基于空间尺度上,因此在麦区选择大尺度和小尺度两种样本区并采取栅格式取样,在麦蚜主要发生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取样3次,大尺度样本区共设100个取样点,点与点之间距离10米;小尺度样本区共设90个取样点,点与点之间距离1米。采用目测和计数相结合的方法记录麦长管蚜和瓢虫种群的数量。结果表明:(1)不同尺度下不同时期麦长管蚜和瓢虫种群半变异函数模型均为球型模型,其空间分布均为聚集分布;(2)对麦长管蚜和瓢虫种群的半变异函数进行拟合,得出小尺度下麦长管蚜和瓢虫种群各自的空间自相关性都要强于大尺度;(3)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对麦长管蚜和瓢虫种群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得出麦长管蚜和瓢虫种群在大尺度下的聚集程度都较小尺度下强;大尺度下麦长管蚜与瓢虫种群的空间追随关系较弱,而小尺度下麦长管蚜与瓢虫种群的追随关系较强。
   本研究通过在苜蓿景观中设置不同生境丧失程度(90%、80%、70%、50%和20%)和不同破碎化程度(连续性,H=1.0和破碎性,H=0.0)研究瓢虫种群及扩散对破碎化斑块结构的响应。在苜蓿生长季对瓢虫与蚜虫种群数量采用定点系统调查;对瓢虫运动行为采用随机观察,每头瓢虫观察30min,在观察期间通过目测记录瓢虫运动里程、单位时间内爬过苜蓿茎杆数、跳跃次数以及瓢虫在小格间、小格内、小区内还是小区间运动。结果表明:(1)异色瓢虫、多异瓢虫和苜蓿斑蚜在连续生境中种群数量高于在破碎生境中的种群数量,生境丧失70%-100%之间存在影响瓢虫对蚜虫控制力的生境丧失阈值;(2)两种瓢虫的运动里程、单位时间内爬过苜蓿茎杆数以及跳跃次数对生境丧失的响应都超过对生境破碎化的响应;生境丧失对异色瓢虫跳跃次数影响较小,对多异瓢虫的跳跃次数影响较大;(3)多异瓢虫多以爬行的运动方式在小空间尺度中有效搜索猎物,而异色瓢虫多以飞行的运动方式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中有效搜索猎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