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表面硬化处理设备及工艺研究
【6h】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表面硬化处理设备及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主要符号说明

声明

1绪论

1.1课题提出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课题提出的背景

1.1.2课题的目的意义

1.2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化处理工艺及离子热处理设备研究现状

1.2.1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化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1.2.2离子热处理设备研究现状

1.3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奥氏体不锈钢LTPC表面硬化处理设备的设计

2.1奥氏体不锈钢LTPC表面硬化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

2.2奥氏体不锈钢LTPC表面硬化处理设备的工作过程

2.3奥氏体不锈钢LTPC表面硬化处理设备的主体结构设计

2.3.1真空炉体外形、材料以及壁厚尺寸的确定

2.3.2封头设计

2.3.3保温层设计

2.3.4真空系统设计

2.3.5密封系统设计

2.3.6冷却系统设计

2.3.7观察窗设计

2.4奥氏体不锈钢LTPC表面硬化处理设备辅助系统设计

2.4.1测温系统设计

2.4.2供气系统设计

2.4.3液压升降系统设计

2.4.4保温笼及其支架的设计

2.4.5阴极电极设计

2.5奥氏体不锈钢LTPC表面硬化处理设备的主体结构三视图

2.6结论

3奥氏体不锈钢LTPC处理的工艺研究

3.1引言

3.2试验方法

3.2.1试验设备及试验材料

3.2.2试验过程

3.2.3试验工艺参数

3.2.4分析测试方法

3.3试验结果

3.3.1奥氏体不锈钢LTPC处理后表面SEM分析

3.3.2奥氏体不锈钢LTPC前后表面XRD分析

3.3.3渗碳层金相组织观察

3.3.4硬度分析

3.3.5渗碳层厚度分析

3.3.6奥氏体不锈钢LTPC前后的电化学分析

3.3.7奥氏体不锈钢LTPC前后的化学腐蚀分析

3.4分析讨论

3.4.1渗碳温度对渗碳层厚度及性能的影响

3.4.2渗碳时间对渗碳层厚度及性能的影响

3.4.3基体元素对渗碳层厚度及性能的影响

3.5结论

4奥氏体不锈钢LTPC机理的研究

4.1引言

4.2试验方法

4.2.1试验设备及试验材料

4.2.2试验过程

4.2.3试验工艺参数

4.2.4分析测试方法

4.3试验结果分析

4.3.1金相分析

4.3.2显微硬度分析

4.3.3表面形貌分析

4.3.4表面的成分分析

4.3.5表面X射线衍射分析

4.4分析讨论

4.4.1清洗、吸附、溅射与打入理论分析

4.4.2捕捉、吸附与打入理论分析

4.4.3 Rembges碳快速移动离子渗碳机理分析

4.4.4 Edenhofer碳快速移动离子渗碳机理分析

4.5离子渗碳机理探讨

4.6结论

5奥氏体不锈钢LTPC处理的应用研究

5.1引言

5.2试验方法

5.2.1试验设备及试验材料

5.2.2试验过程

5.2.3试验工艺参数

5.2.4分析测试方法

5.3试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5.3.1 LTPC处理后的外观质量

5.3.2 X射线衍射分析

5.3.3渗碳层的金相分析

5.3.4渗碳层的厚度

5.3.5渗碳层的硬度

5.3.6 LTPC处理前后表面的电化学分析

5.3.7 LTPC处理前后表面的化学腐蚀分析

5.4结论

6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6.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低温离子渗碳技术可以在不降低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提高不锈钢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由于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技术对温度均匀性要求较高,而现有市场上的热处理设备不能够满足其工艺要求, 本课题首先设计并研制了一套适合用于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的装置,用AutoCAD对其炉体的丰体结构、冷却系统、炉体零部件以及液压升降系统进行设计和校核,从而为低温离子渗碳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文利用低温离子渗碳技术,对三种典型的奥氏体不锈钢(AISI316L、AISI321、AISI304)进行表面硬化处理。借助于一些先进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如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OM)、显微硬度计和电化学分析仪等,对渗碳层进行测试和分析。探讨渗碳温度、渗碳时间以及基体材料成分等因素对渗碳层相结构、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和耐蚀性能等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渗碳温度、渗碳时间和基体材料成分对渗碳层的组织和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低温、短时间的处理条件下,可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γc相渗碳层,随着渗碳温度的提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渗碳层厚度增加,但渗碳层中有碳化物析出,表面耐蚀性能有所下降;基体中含有Mo或Ti的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渗碳时可以获得更厚和更硬的渗碳层。 本文对低温离子渗碳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低温离子渗碳是一个主动吸附—脱附的过程。从阴极表面溅射出的Fe原子与活性碳原子化合生成FexC,已活化的试样表面主动吸附FexC粒子,这些粒子受到其他粒子撞击后,C脱附出来成为渗碳的碳源并向试样内部扩散,形成γc相的渗碳层。 本文还对低温离子渗碳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利用低温离子渗碳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阀门零件进行了表面硬化处理,获得了良好的渗碳硬化效果,证明了低温离子渗碳技术在该方面的优越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