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基层自治实践的新探索——基于山东省R市的实证研究
【6h】

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基层自治实践的新探索——基于山东省R市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2.国外文献综述

3.简要述评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社区

2.农村新型社区

3.农村新型社区自治

(二)理论基础:自治理论

1.西方自治理论

2.中国自治理论

二、山东省R市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实践

(一)山东省R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状况概述

1.山东省R市的基本情况

2.山东省R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概况

(二)不同类型的农村新型社区自治的实践探索

1.中心村型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实践

2.乡镇驻地型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实践

3.村企联建型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实践

三、农村新型社区自治的特色

(一)推进党组织“实体化”,重构社区自治组织

(二)打破封闭的村民自治模式,形成多元参与的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形式

(三)农村新型社区自治以服务为重点,寓自治于服务之中

(四)选派优秀干部参选“两委”成员,创新用人方式

四、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

1.农村新型社区自治组织发育不均衡,影响自主自决

2.农村新型社区自治保障制度不健全,影响自律自管

3.农村新型社区自治意识薄弱,影响自力自助

4.农村新型社区自治能力有限,影响自助自治

(二)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的偏差

2.农村新型社区自治运行机制“内卷化”

3.农村新型社区村民间社会关联度较低

4.“强国家—弱社会”的路径依赖

五、促进农村新型社区自治进一步完善的对策

(一)角色定位: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1.理顺基层政府与农村新型社区自治的关系

2.理顺农村新型社区党组织与社区村民委员会的关系

(二)协同合作:多元自治组织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1.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2.明确农村新型社区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地位

3.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社区的各类社会组织

(三)软环境建设:提高自治意识,重塑社区凝聚力

1.调动村民的参与热情,提高社区认同度

2.培养村民的自治意识,重塑社区凝聚力

(四)保障到位:完善保障制度,巩固社区自治

1.完善法律制度的保障

2.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3.推进社区工作人员走向专业化、职业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市场化进程加快,乡村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发生巨大转变,原有的村民自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时代要求。乡村社会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与封闭的村民自治模式不相适应的矛盾逐渐显现,村民趋少、村庄趋散、村组织趋弱、集体收入趋少与农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困境也愈演愈烈,村民自治进入“瓶颈”期。为了适应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及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国家提出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战略,以农村新型社区为载体的自治模式成为破解村民自治瓶颈的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自国家2006年提出“农村社区建设”这一概念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十年间全国各地不仅探索了不同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同时对农村社区自治模式也展开了积极探索。经过十年的实践,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以及在实践过程中新型农村社区自治有没有克服原有的村民自治的弊端,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论文以山东省R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自治理论对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展开研究。文章以R市不同类型的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实践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心村型、乡镇驻地型以及村企联建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实践探索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农村新型社区自治的新特色,主要表现在:推进党组织“实体化”,重构社区自治组织;打破封闭的村民自治模式,形成多元参与的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形式;农村新型社区自治以服务为重点,寓自治于服务;选派优秀干部参选“两委”成员,创新用人方式。虽然农村新型社区自治有其新特色,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组织、保障、观念、自治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问题文章从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所存在的偏差、农村新型社区自治运行机制“内卷化”、农村新型社区村民间社会关联度较低、“强国家—弱社会”的路径依赖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针对农村新型社区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基层政府、党组织、社区村民委员会的角色定位、多元自治组织协调合作、社区软环境建设、完善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村新型社区自治改善的对策。
  当前农村新型社区自治是在政府引导下的自治,是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交互作用下的结果。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必将成为村民自治的继替与转型,成为农村基层自治实践的新形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