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中国“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的价值研究
【6h】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中国“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的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文献综述

1.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历史渊源

2.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内涵、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理论特征

3.马克思社会机体理论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古希腊朴素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二)黑格尔辩证法中的有机体思想

(三)孔德社会学理论中的有机体思想

(四)斯宾塞的“社会超有机体”理论

(五)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确立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中国“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的理论根基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

1.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内涵

2.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主要特征

(二)“ 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1. “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再深化、再拓展

2. “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注重有机整体性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中国“五位一体”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1.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的理论基石

2.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指导中国“五位一体”总布局

三、中国“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的理论指导

(一) 经济建设是基础

1.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2. 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二)“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1.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基础

2. 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保障

(三)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指导“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

1.打造中国特色的社会有机体

2. 多措并举,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其构建的基础是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在此之上,人类社会各方面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密切联系、共同作用、统筹协调,组成有机整体。马克思分析了人类的发展历程,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演变,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等方面,系统全面的论述了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有机体观点的演变历程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哲学家,认为整个社会的运转就如同是富有生命的“机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思考,这就是朴素整体社会观。在中世纪,宗教、神灵和上帝主宰西方社会主流思想,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生老病死、演变迁移,都是受到无法言说的、违背自然常理的特殊力量的掌控,社会有机体理论也就充满了神奇怪诞的成分。直接导致无法从本质揭示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规律。黑格尔、孔德、斯宾塞等近代西方哲学家,建立了全新的探讨方式,这种开创性的探讨人类社会结构、人类社会发展路线的方法,对封建主义、神学起到了很好的反抗作用。因阶级性的桎梏,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不可避免的充斥着机械实用主义,受限于资产阶级的狭隘性。马克思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分析模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以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将人类社会视作相互作用、相互整合的有机统一整体,从而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学者将人类社会看作是孤立分散的、互不影响的单独个体这一把社会各部分割开来的观点。从这方面讲,社会有机体理论摆脱了机械实用主义的桎梏,彻底的与资本主义持久发展没了关系。
  社会有机体理论在人类历史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地拓展与延伸,在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马克思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自然环境等因素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社会有机体理论,阐述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发展以及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发展,是研究人类发展的崭新视角与方法指导。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结合中国当前实际情况,与时俱进的创新与拓展。“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在坚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同时,独创性的运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解读人类的发展、研判人类的发展、预测人类的发展,并以此解决当前发展中的困难。把握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之间的理论渊源,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