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6h】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论

(一)问题的提出1.选题的缘由与价值

(二)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的基本构架1.案例国家的选择和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历史演进

(一)1966---1983年:学校效能与有效学校研究时期

(二)1983---1999年: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时期

二、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特点

(一)研究主体: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

(二)研究宗旨:追求教育绩效改进

(三)研究过程:基于校本实践

(四)研究内容:多元性

(五)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三、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对我国学校管理的启示

(一)树立学校持续发展的效能观,加强学校效能建设

(二)组建一支有效的学校团队,通过培养团队效能,实现学校绩效

(三)发挥校长的教学领导作用,提高学校效能

(四)创新校本管理,彰显学校特色

(五)完善效能管理机制,实施目标管理评价,利用反馈作出改进和发展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的需要,学校效能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认识到学校效能研究的重要意义。学校效能低下,教育改革就很难进一步深化,更不用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全面发展的学生。西方国家从20世纪进行学校效能研究,已经在研究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实践证明,这些研究成果也提升了西方国家的教育绩效。反观中国的学校效能研究,起步较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处于探索时期,特别是学校效能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的结合仍需进一步加强。
  本研究以20世纪下半叶西方的学校效能研究作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对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历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试图发现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特点,为中国的学校管理实践服务。
  纵观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历程,不难发现,其研究成果大部分用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这些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具有示范效应。因此,本研究认为,中国的学校效能研究应该与学校实践相结合,为学校实践服务,尤其重视与学校管理实践的结合。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1.树立学校持续发展的效能观,加强学校效能建设;2.组建一支有效的学校团队,通过培养团队效能,实现学校绩效;3.发挥校长的教学领导作用,提高学校效能;4.创新校本管理,彰显学校特色;5.完善效能管理机制,实施目标管理评价,利用反馈作出改进和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韩娟;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良才;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学校管理体制;
  • 关键词

    西方教育; 学校效能; 校本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