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工作记忆负载对未注意视盲的影响
【6h】

工作记忆负载对未注意视盲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工作记忆负载对未注意视盲的影响

引言

1文献综述

1.1注意捕获与未注意视盲

1.1.1注意捕获

1.1.2未注意视盲

1.2未注意视盲的发生机制

1.2.1知觉环路理论

1.2.2知觉负载理论

1.2.3认知控制能力

1.3工作记忆

1.3.1视觉工作记忆的有限性

1.3.2中央执行系统

1.4工作记忆与注意的关系

1.4.1工作记忆与注意捕获

1.4.2 工作记忆与选择注意

1.4.3工作记忆广度的个体差异模型

1.5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实验研究

2.1研究思路和问题提出

2.2实验设计

2.3被试操作广度测验

2.3.1被试

2.3.2实验材料与刺激

2.3.3实验程序

2.3.4结果选取与分组

2.4主实验:工作记忆负载对未注意视盲的影响

2.4.1被试

2.4.2实验仪器及材料

2.4.3实验设计

2.4.4实验程序

2.5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工作记忆任务的正确率

2.5.2探测任务反应时分析

2.5.3知觉任务的正确率

2.5.4知觉任务的反应时分析

2.5.5未注意视盲的发生率

3.综合讨论

3.1中央执行控制能力的个体差异性

3.2工作记忆负载对未注意视盲的影响

4.结论

5.研究评价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未注意视盲研究对于揭示两种控制过程--数字驱动的加工与概念驱动的加工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注意视盲现象的发生,某种程度上是外显注意捕获的失败。传统研究注意捕获时,常利用额外奇异刺激范式,更强调刺激相对显著性特征对未注意视盲的影响,认为是一个纯粹的刺激驱动的加工过程,而对于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作用却少有研究。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工作记忆具有以目标为导向的认知控制作用,它能保持目标加工的优先权,能积极主动地抑制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工作记忆作为认知控制能力体现的一个方面,也具有个体差异性。
  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检验不同工作记忆负载对未注意视盲的影响,探讨工作记忆的认知控制对未注意视盲的作用。本研究包括预实验和主实验,先以工作记忆操作广度测验区分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从150名大学生中,选出成绩最优和最差的被试各40人。
  主实验是一个2(工作记忆广度)×2(有无额外刺激)×2(工作记忆负载水平)的多因素混合实验。其中有无额外刺激为组内变量;工作记忆负载水平、工作记忆广度为被试问变量。采用双任务范式,将工作记忆任务与知觉判断任务结合起来。
  本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工作记忆中的中央控制能力是一种激活任务目标、抑制无关刺激的能力,具有个体差异性和加工有限性,当同时进行的任务都需要认知控制参与时,会造成资源争抢,加工进程受阻。(2)双任务范式下,工作记忆负载的提高,降低了未注意视盲现象的发生,主效应显著;被试工作记忆广度的高低是注意控制能力的体现,其对未注意视盲现象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可见对无关刺激的主动抑制也是一种重要的未注意视盲现象。(3)操作广度与工作记忆负载的交互作用显著,尤其体现在高操作广度被试在不同记忆负载水平下的反应时差异;说明不同工作记忆广度被试的注意控制机制是不一样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