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和谐社会视野下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
【6h】

和谐社会视野下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前言

一、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就业残疾歧视的界定

1.残疾人的界定

2.就业残疾歧视的界定

(二)反就业残疾歧视的法学理论基础

1.宪法上的平等权

2.形式平等权与实质平等权

二、保障残疾人就业平等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二)保护残疾人平等就业权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1.就业平等权、人权与和谐社会的三方关系

2.就业平等权、法治与和谐社会的三方关系

三、我国残疾人就业平等权实现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

(一)残疾人平等就业遭遇的现状

1.就业机会平等歧视

2.就业待遇平等歧视

(二)残疾人实现就来平等权的法律规制

1.《宪法》和批准加入的公约对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的规定

2.《劳动法》中关于就业平等权的相关规定

3.《残疾人就业条例》和《就业促进法》对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的规定

4.《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的规定

(三)对现有残疾人就业平等权法律保护制度的评价

1.立法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法律规范体系

2.缺乏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的司法救济途径

四、和谐社会视野下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平等权法律保护制度的设想

(一)健全反残疾歧视法律制度

1.制定《反就业歧视法》,规定残疾人的就业平等权

2.健全完善残疾人优惠就业制度

(二)建立司法救济法律体系

1.完善宪法就业平等权的内容

2.完善残疾人就业平等权侵害的救济体系

(三)加大残疾人平等就业权保障的实施力度

1.加强宣传教育与理论研究

2.加强劳动监察部门对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的保障

3.消除其它相关歧视的存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该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发挥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就业平等权问题是人权问题,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问题,这都是与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
  就业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残疾人也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由于残疾人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他们的平等就业权往往很难实现。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的保障和禁止就业残疾歧视是密不可分的,就业平等权是禁止残疾歧视的权利支点,禁止残疾歧视是就业平等权具体内容的体现。本文站在残疾人就业平等权保护的高度,第一部分先打好基础,主要围绕残疾人、就业残疾歧视等进行概念界定,探讨宪法上的平等权以及残疾人保护中涉及的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本文第二大部分是保障残疾人就业平等权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通过人权和法治分析;第三部分实证分析了我国残疾人就业的现状和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现有残疾人就业平等杈法律保护制度进行评价;第四部分则是针对第三部分的评价在立法、司法和执法方面结合和谐社会建设给出完善残疾人就业平等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在立法中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并在其中详细界定就业残疾歧视的概念、判断标准、举证责任和相关体制运行等,还需在集中安置就业、按比例就业和个体分散就业等方面完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在司法上细化就业残疾歧视的法律责任、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和建立特别的法律援助制度。最后在执法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以及劳动保障监察,在消除就业残疾歧视的过程中消除其他方面的歧视。
  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结合和谐社会建设谈完善残疾人就业平等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总之法律理念和现实困惑要求我们审视立法现状,探求走出现实困境的法律对策,为解决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破解的一些难题抛砖引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