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比较分析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之影响
【6h】

比较分析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之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从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对中南两国外交政策的影响看,在与苏联冲突后,中南两国都选择了不结盟的发展道路,但独立发展的内涵存在差异性

1、铁托的不结盟政策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

2、南斯拉夫的“中道”政策

3、中国的“两个拳头打人”

二、从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对冷战格局的影响来看,在与苏联冲突后,中南外交都突破了冷战的藩篱,但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对冷战格局的影响是不同的

1、南斯拉夫的“突围”与中国的“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政策

2、西方国家的“楔子”战略

3、从“两极世界”到“大三角”的国际战略格局

三、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都是东方阵营内部的分裂,但两次分裂的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1、东方阵营内部两次分裂的悲剧

2、苏南冲突——东方阵营的第一次分裂

3、中苏交恶——东方阵营的解体

四、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后,中南两国都抛弃“斯大林模式”,另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其结局天差地别

1、中南两国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与反思

2、南斯拉夫的自治改革及其教训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苏联的推动之下,东欧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冷战爆发后,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一个铁桶一般的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又为社会主义阵营增添了一个重量级的砝码。
   但是这个铁桶一般的阵营并没有坚持很长的时间,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在情报局成立之后便陷入僵局,两国在的里雅斯特的领土归属、经济关系、对外政策、社会政治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了冲突,导致关系破裂。苏南冲突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第一次大分裂,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巨大的损害,但是也让南斯拉夫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也在苏共二十大之后有了缝隙,主要是意识形态分歧、国家利益冲突、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领导人个人矛盾等几种因素造成的。中苏交恶使得社会主义阵营走向了瓦解,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使国际共产主义的名誉受到了破坏。
   在比较论证中,本文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证了与苏联关系破裂后的中南两国在外交政策上都选择了不结盟之路,但是两国的独立发展内涵不同。南斯拉夫走“中道”,而中国则“两个拳头打人”。第二部分从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对冷战格局的影响来进行比较论证。与苏联冲突后的中南两国虽然都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但是苏南冲突没有改变冷战的两极格局,中苏交恶则使“两极世界”过渡到了“大三角时代”。第三部分比较论证了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虽然两者都对社会主义阵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不同。苏南冲突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第一次分裂,而中苏交恶则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第四部分比较了中南两国在与苏联决裂后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南两国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批判,进行了各自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南斯拉夫对斯大林模式批判过于极端,最终改革失败;而中国则在批判中继承,否定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成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