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四声猿》与《后四声猿》的同而有辩
【6h】

试论《四声猿》与《后四声猿》的同而有辩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徐渭《四声猿》与桂馥《后四声猿》的由来

二、《四声猿》与《后四声猿》的同而有辨

(一)组剧体制上的相似

(二)题材选取上的顺承

(三)思想寓意上的共鸣

(四)编剧选曲上的南北融和

三、《四声猿》与《后四声猿》同而有辨的原因

首先,是受到不同社会哲学、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

同时,《四声猿》与《后四声猿》之别,也两剧作者人生经历的明显不同有关

再者,《四声猿》与《后四声猿》之所以有别,也是明清杂剧不同创作风格影响的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明清杂剧在创作及舞台演出方面显然不及元杂剧那般大放异彩、独领风骚,但其中也包含很多优秀作品。明杂剧《四声猿》和清杂剧《后四声猿》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明清时期的杂剧创作由于受南戏的影响,出现了许多迥异于元杂剧的新特点。特别是南杂剧的形成、发展和繁盛,更是为杂剧带来了新的创作体制和规范。本文主要就徐渭的《四声猿》和桂馥《后四声猿》两个杂剧作为个案研究,从微观着眼,对两剧进行体制、选材、思想性以及编剧选曲等多方面的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总结其同而有辨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探讨明清杂剧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主要特点及其深层成因。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徐渭《四声猿》与桂馥《后四声猿》的由来。概述明清时期不同的社会概况、徐渭和其《四声猿》简介、桂馥和其《后四声猿》简介。 第三部分:简析明杂剧《四声猿》与清杂剧《后四声猿》同而有辨。运用具体对比的方式,通过对两剧的相似之处和区别之处的详细分析,展现二剧的思想艺术内涵以及它们所代表的不同时期南杂剧的独特魅力。具体分析二者相似之处时,主要是分析两剧组剧体制上的相似、题材选取上的顺承、思想寓意上的共鸣以及编剧选曲上的南北融合;为了彰显二者同而有辨的特点,接着,同样又具体对比两剧在体制上多出或单出的具体选择包括演唱方式上的一些差异、题材选择上采用的不同切入点、思想寓意上的对现实反映的不同以及编剧选曲上的南北曲调的不同选择和对舞台演出效果考虑的不同。 第四部分:《四声猿》与《后四声猿》同而有辨的原因。主要从不同社会思潮、二人相似却又有差异的坎坷人生及不同时期杂剧创作的不同风格上具体分析:明朝后期“王学思潮”的兴起及对徐渭的哲学、文学思想的影响和清代中期重视考据、复古主义的盛行及对桂馥治学和文学创作的影响;徐渭天赋异禀却命运困窘多舛的“行奇、遇奇”的传奇人生和桂馥兴趣广泛游历丰富而大器晚成孤独潦倒的挫折境遇;明代中期南杂剧突破旧有体制,开始定型繁盛的活跃局面和清代中期单折写心抒怀杂剧的散文化及案头化衰落趋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导致了两剧同而有辨特点的形成。 第五部分:结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