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犬(Canis familiaris)、狼(Canis lupus)嗅觉系统研究
【6h】

家犬(Canis familiaris)、狼(Canis lupus)嗅觉系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篇嗅觉系统研究进展

1犬科动物嗅觉研究以及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1.1嗅觉在犬科动物社会通讯中的重要作用

1.2嗅觉系统的结构和嗅觉信号传到通路

1.3 c-fos的研究现状及在嗅觉研究中的作用

2嗅觉受体和嗅觉受体基因研究进展

2.1嗅觉受体的分布

2.2嗅觉受体蛋白及氨基酸序列特点

2.3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过程

2.4嗅觉受体基因

2.5驯养与嗅觉受体基因的退化

第二篇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家犬嗅球的组织学结构研究

1.1材料与方法

1.2结果

1.3讨论

1.4 HE染色结果图

1.5图版说明(Explanation of Plates)

第二部分c-Fos蛋白在家犬嗅球内的表达

2.1材料与方法

2.2结果

2.3讨论

2.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图:

2.5图版说明(Explanation of Plates)

第三部分狼、家犬嗅觉受体基因差异性研究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

3.3讨论

第三篇结论和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简写说明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著作

致谢

展开▼

摘要

家犬(canis familiaris)是一种家养犬科动物,经过人类驯化,大约在15000年前,由狼进化而来。狼(Canis lupus),家犬的祖先,在行为和生理方面都表现出对野外生活的适应性,它拥有不容侵犯的领域。本研究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性别的幼年和成年家犬的嗅球的组织学结构以及这些结构中c-Fos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以探讨家犬嗅觉系统的发育过程和嗅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年龄、性别之间的差异。本研究还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家犬和狼的嗅觉受体基因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驯化对家犬嗅觉受体基因的影响,并通过与其它物种的比较,初步探讨狼和家犬嗅觉灵敏的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 1.嗅球呈卵圆形,位于筛骨的后方,脑的最前部。嗅球的结构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嗅神经层(ONL,olfactory nerve layer)、嗅小球层(GL,glomeruli layer)、外网丛层(EPL,externalplexiform layer)、僧帽细胞层(ML,mitral cell layer,)、内网丛层(IPL,internal plexiform layer)和颗粒细胞层(GRL,granule cell layer)。嗅球接受嗅觉上皮神经元通过轴突传来的嗅觉信号,并与这些轴突在嗅小球处发生突触联系,实现信息的传递。 2.在幼年家犬中,嗅球的基本结构已经出现,已经有很明显的分层结构。说明幼年家犬已经具备基本的嗅觉能力。统计学分析表明,幼年家犬嗅球各层的宽度未出现性二型分化P>0.05);嗅小球层的细胞密度存在极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幼年雌性家犬该层的细胞密度明显偏高,这可能表明雌性家犬嗅小球层的结构发育较快。其余各层的细胞密度,在雌雄幼年家犬之间,未发现显著的差异(P>0.05)。一些层次的细胞密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GRL>GL>ONL>EPL。 3.在成年家犬中,嗅球各个层次的宽度和细胞密度(除僧帽细胞层)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但雌性家犬单位视野内僧帽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雄牲家犬(P<0.05),僧帽细胞的形态在雌雄动物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雌性家犬的僧帽细胞胞体呈帽状,突起较为明显,胞质染色较深,雄性家犬僧帽细胞体约呈卵圆形,胞体颜色较浅。僧帽细胞是嗅球中的重要输出性神经元,也是嗅球中最大的细胞,它在雌雄动物之间的显著差异,可能会造成雌雄动物之间嗅觉能力的差异。各层次的细胞密度高低顺序与幼年家犬的一致。 4.幼年和成年家犬嗅球结构的比较发现,成年家犬的嗅球体积、重量和各个层次的厚度相对于幼年家犬都显著的增加,细胞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降低,两者之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这表明,幼年到成年的过程中,嗅球的结构也处在不断的发育和完善过程之中。 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幼年家犬嗅球的各个层次中均有c-Fos蛋白的表达,嗅小球层的表达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其它各层的表达率在雌雄动物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颗粒细胞层,僧帽细胞层和嗅小球层。表达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L>GRL>EPL>GL>ONL。 6.成年家犬嗅球的各个层次中也都有较多的c-Fos蛋白的表达,各层的表达率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与幼年家犬的类似,在颗粒细胞层发现层状分布。表达率顺序为ML>EPL>ONL>GL>GRL。 7.成年家犬和幼年家犬相比,嗅球中阳性细胞染色更加清晰,数目也更多,表达率显著增高。而幼年家犬的阳性神经元的颜色较浅,模糊不清晰。这说明,在幼年时期,嗅球的神经元主要处在发生和发育过程之中,凋亡的事件相对较少,记忆能力相对较差。到了成年阶段,家犬嗅球神经元的活动变得更加活跃,嗅觉系统也发展的更为完善,c-Fos的大量表达,可能说明成年家犬嗅球中的细胞具有更强的学习记忆功能。 8.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表明,家犬的嗅觉受体基因中假基因的比例比狼的偏高,但没有显著的差异(X2=1.388,P=0.239>0.05)。这说明,虽然家犬是家养动物,通过人的驯化,由狼进化而来,但驯养并未导致明显的嗅觉受体基因退化现象,这可能与驯化的目的有关。与其它一些物种相比,家犬和狼的假基因比例明显偏低,说明家犬和狼具有更为灵敏的嗅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