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佛教徒形象演变研究
【6h】

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佛教徒形象演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范围

第四节 分期依据

第一章 清末民初:现代佛教徒形象的萌芽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中的尴尬和无奈

第二节 社会语境中的钻营和沉沦

第三节 情爱语境中的追求和迷茫

第二章 二三十年代:启蒙视角下的信仰认同困境

第一节 介入政治与放弃政治

第二节 乡土熏陶与理性渗透

第三节 对抗世俗与融入世俗

第三章 四十年代:自利和利他分歧之外的阶级问题

第一节 利他之中的佛性与俗念

第二节 自利之外的荒芜与苍凉

第三节 桎梏之后的期待与忧患

第四章 五十至七十年代:佛教徒形象塑造的隐退和延续

第一节 不同历史叙述中的边缘性

第二节 民族戏曲改编中的时代性

第三节 少数民族题材中的变迁性

第五章 八九十年代:围绕俗化和化俗的对立与融合

第一节 俗而不俗:还俗当中别有寄托

第二节 不俗而俗:僧衣之内各有洞见

第三节 形成反拨:无所住而生其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佛教徒形象是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类型,自价值取向、塑造手法和创作背景等角度对其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有助于历史地把握作者对佛教的社会价值和佛教徒的社会角色的认识,有助于系统地批判佛教与世俗关系的变迁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有助于科学地探讨当下佛教徒形象塑造的历史渊源。然而,由于相对边缘的文学史地位,对这一形象的研究至今还比较缺乏。基于此,本文在总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时间、空间、类型和地位为维度划定研究范围,以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相结合、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相结合为研究原则,综合考量政治、市场、宗教和文艺等背景因素对作者塑造佛教徒形象的影响以及作者在其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动态把握不同时期小说中佛教徒形象塑造的共性和个性,力图从结构性的角度梳理出影响佛教徒形象塑造的主要因素的关系演变及相关原因。本文将20世纪中国小说中佛教徒形象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就各自表现出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
  清末民初:现代佛教徒形象的萌芽。在古典型的佛教徒形象塑造陷入瓶颈的背景下,一些作者开启了现代型的佛教徒形象塑造的探索,主要在政治、社会和情爱的语境中表现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等现代性的关键词对佛教徒形象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二三十年代:启蒙视角下的信仰认同困境。受“人的文学”思潮的影响,一些作者在政治、乡村和文化等当时知识分子关注的热点背景下,介入了佛教徒形象的社会身份和精神信仰之间的矛盾。同时,这一时期出现的一批学僧作者从佛教界内部的角度对佛教徒形象的信仰认同困境进行了揭示。
  四十年代:自利和利他分歧之外的阶级问题。全面抗战的爆发进一步推动了文学领域为个人和为大众的讨论,虽然关涉到的阶级本质有异,佛教徒形象的塑造也出现了偏重自利和偏重利他的分歧。同期的学僧创作继续从佛教界内部的角度丰富了人们对战乱期间佛教徒形象自利利他的认知。
  五十至七十年代:佛教徒形象塑造的隐退和延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佛教徒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大面积的隐退。然而,这一历史悠久的人物类型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历史叙述、民族戏曲改编和少数民族题材为基础的小说中延续了之前的发展,并有新的创造。
  八九十年代:围绕俗化和化俗的对立与融合。伴随着宗教政策的改革和文学创作整体的起势,佛教徒形象塑造也从零落走向复苏,进而走向繁荣。这一时期的佛教徒形象塑造主要围绕佛教与世俗的关系展开,或者偏重化俗,或者偏重俗化,只有少数作者跳出这一对立并对其进行了个性化的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