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1000MW锅炉机组启动吹管关键技术研究
【6h】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1000MW锅炉机组启动吹管关键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发展和特点

1.2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吹管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1.2.1 锅炉吹管的发展

1.2.2 国内外吹管标准

1.3 本文工作

第二章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设备特点和系统特点

2.1 锅炉设备特征及系统特点

2.2 汽轮机设备特征及系统特点

2.3 基于系统和设备特征的调试吹管基本范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吹管技术研究

3.1 吹管检验靶板的选择与控制标准

3.1.1 靶板材质

3.1.2 冲击斑痕粒度

3.1.3 打靶时机及中间停炉冷却次数

3.2 吹管方式的研究

3.2.1 吹管方法的选择

3.2.2 吹管阶段的选择

3.3 二次再热机组锅炉蒸汽吹管参数研究

3.4 吹管的辅助系统设置研究

3.4.1 吹管临时设施布置

3.4.2 临时管要求

3.4.3 靶板及靶板器规格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吹管技术研究

4.1 锅炉吹管前应具备的条件

4.1.1 机务应具备的条件

4.1.2 电气、热控应具备的条件

4.1.3 土建应具备的条件

4.1.4 其它应具备的条件

4.2 锅炉吹管步骤

4.2.1 吹管前的步骤

4.2.2 吹管程序

4.3 吹管的实施过程管理与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调试吹管技术实施案例

5.1 莱芜电厂6号机组现场吹管实施

5.2 莱芜电厂7号机组现场吹管实施

5.3 案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1 本文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华能莱芜发电厂国内首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1000MW机组为对象,根据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设备特征和系统特点,对于目前常规机组采用的吹管方式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针对莱芜电厂6号、7号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为保证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受热面、机组管道系统清洁度,确保机组能够长周期稳定运行,探索研究了机组的吹管技术标准和实施技术方案,在传统“一段吹管、二段吹管”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应于二次再热机组的吹管控制标准,并可以作为后续二次再热机组调试吹管提供参考。
  本文提出并验证了“三阶段降压法”蒸汽吹管工艺,较好地适应了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变化。吹管质量验收严格按照《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蒸汽吹管导则》DL/T1269-2013相关要求执行。经过研究分析,控制吹管质量的靶板材质为铝板,靶板尺寸为:靶板宽度为管内径的8%且不小于25mm,长度纵贯管道内径;确定了为适应调试吹管而临时设计安装的吹扫管管径大于正式管径。获得了调试吹管控制标准为:(1)锅炉吹管系数大于1;(2)连续2次吹管靶板上冲击斑痕最大粒度不大于0.8mm,且0.2到0.8mm粒度的冲击斑痕数不多于8点;(3)三阶段吹管,要求分别单独打靶合格;(4)相关机组锅炉过热器、一级再热器和二级再热器分别经连续二次冲管考核,靶板斑痕粒数和斑痕粒径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要求。
  最终检验结果表明:经打靶后的靶板斑痕数最多分别为5点,3点,且斑痕粒径均小于0.8mm,符合规范要求,吹洗质量优良,已投产一年的机组至今未出现因系统清洁原因造成的停机和重大缺陷,机组运行稳定。表明本研究制定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1000MW机组调试吹管技术措施、制定的控制标准是适宜的,可以用于该类型机组的调试吹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