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亚国家和地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6h】

东亚国家和地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发展状态

1.1.2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1.1.3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2 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研究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小结

第三章 全要素生产率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作用的实证研究

3.1.1 模型构建

3.1.2 “中等收入陷阱”的界定、样本选择、数据来源

3.1.3 实证结果分析

3.2 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3.2.1 模型构建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3 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的测度结果

第四章 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

4.1 模型构建

4.2 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结果

5.1 研究结论

5.1.2 全要素生产率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着重要作用

5.1.3 东亚国家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5.1.4 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提升均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产生重要作用

5.2 政策建议

5.2.1 加快技术进步,推动自主创新

5.2.2 大力提升技术效率

5.2.3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5.2.4 扩大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顺利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近年来,由于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工资上涨,以及尚未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形成比较优势,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诸多矛盾也逐步凸显。在此关键时刻,如何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而顺利进入高收入阶段,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初期,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为代表,东亚区域经济一直保持持续高速的增长,被称为“东亚奇迹”。经济学家保罗·克鲁德曼(Krugman,1994)则认为亚洲经济增长缺乏持续动力的支持,并以苏联为例,认为大量的资本要素以及劳动力要素投入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而不是单位产出的拉动,即并不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结果,克鲁格曼始终坚持全要素生产率才是综合资本、劳动力等全部投入要素衡量产出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东亚模式”(East Asian Model,EAM)的作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香港通过高速的经济增长从低收入国家跨入到了中等收入国家,进而列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
  本文采用面板二值选择模型,检验了全要素生产率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要素生产率越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越大。同时,人力资本、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均有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此外,全要素生产率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贡献是最大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选取部分典型东亚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采用索洛余值法对其经济增长动力进行了分析。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资本劳动要素投入对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改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到了重要的正向作用。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及人力资本是未来中国亟待发展同时发展空间极大的重要经济推动力。文章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解,并与日本、韩国进行了跨国比较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提升均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产生重要作用。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中国要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快技术进步,推动自主创新,提升技术效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对外开放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