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
【6h】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剔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6 观察方法

1.7 统计学方法

2.1 治疗前、后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分析

2.3 典型病例

1 术前评估要充分

2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手术问题

3 髋臼内陷处理

4 类风湿性髋关节炎行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

5 康复锻炼

结论

综述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收集临邑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类风湿性髋关节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病例资料以及术后随访资料,探讨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研究评价内容包括对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并予以计算出相应积分,以作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希望通过本次临床随访,进而对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进行探讨,以提高手术疗效。
  方法:
  收集本科2014年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类风湿性髋关节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共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为45-72岁,平均年龄为51.7岁。本课题临床研究所纳入的12例(14髋)病例(多数患者左右两侧同时存在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多数要求对关节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较重的一侧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2例(2髋)女性患者类风湿性髋关节炎伴髋臼内陷,根据Sotelo-Garza和Charnley分型,2例髋臼内陷患者髋臼内缘超过Kohler's线的距离分别为:Ⅰ型(髋臼内陷4mm)、Ⅱ型(髋臼内陷13mm),无髋臼内陷大于15mm患者。患者手术以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持续性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挛缩畸形、以及髋关节的功能障碍患者。术前harris评分为29.43±5.59分。入组12例患者都使用生物型髋关节假体,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常规入路,术后医师指导下适度功能锻炼,术后采用门诊同时配合电话随访获得资料,对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计算出相应积分,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分析分析。
  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对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随访结果显示,入组的12例患者术后髋关节及患侧下肢疼痛症状都获得明显改善,入组的12例患者患肢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均正常。术后患者手术切口均Ⅰ/甲愈合,除2例因糖尿病刀口延迟愈合及拆线外,其余均于术后14天拆线,所有患者术后均无髋关节感染、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等发生;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为76.94±4.18分,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为85.96±5.68分,术后6平均Harris评分为90.59±5.09分,随访X线呈现:入组所有患者的假体位置无异常,无明显移位,无明显松动等迹象;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明显提高(P<0.05)。
  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步态,改善各种功能性活动均取得明显效果,髋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所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重建、缓解关节病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临床疗效肯定,目前为恢复髋关节功能的终末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