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列维纳斯的“饥饿”解读到《论语》的“饥饿”开显
【6h】

从列维纳斯的“饥饿”解读到《论语》的“饥饿”开显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策略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总结

1.5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途径与方法

1.5.1 基本问题

1.5.2 主要问题

1.5.4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列维纳斯的“饥饿”解读

2.1.1 “饥饿”和形而上学的欲望

2.1.2 “饥饿”和面容

2.1.3 “饥饿”和禁食

2.2 梅洛-庞蒂的“饥饿”身体

2.3 “饥饿”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

2.3.1 Dasein不会感到“饥饿”

2.3.2 认识他者就是认识“饥饿”

2.4 小结

第三章 列维纳斯“饥饿”理论的批判和反思

3.1.1 自然态度

3.1.2 痛苦“饥饿”

3.1.3 辩证“饥饿”

3.1.4 艺术“饥饿”

3.1.5 丰盛的“饥饿”

3.2 对列维纳斯“饥饿”解读的反思

3.3 “饥饿”新含义

3.3.1 原初世界

3.3.2 能够继续存活

3.3.3 时间

3.4 小结

第四章 《论语》中“饥饿”开显

4.1 “饥饿”准备

4.2 “饥饿”开显

4.2.1 什么是人世间的有所作为?

4.2.2 什么是人世间的有所作为者?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立足于列维纳斯对“饥饿”的解释,重点解决“海德格尔的Dasein不懂饥饿”和“认识饥饿就是认识他者”两个基本问题,并通过比较列维纳斯和其它哲学家们关于“饥饿”理解的异同,得出原初“饥饿”的确切含义,最终开显出《论语》的“饥饿”含义。
  列维纳斯对“饥饿”的解释是有着强烈的现象学背景的,他认为“饥饿”是世间存活最激烈的欲念,它具有实际生活经验之底的具体性,是真理性发生的原初状况以及原初的言说等。
  “饥饿”不只在现象学视域下才能得以领会,在不同哲学视域下对它有不同的解读。通过对比分析列维纳斯和其它哲学家们理解的“饥饿”得出“饥饿”新的含义,即“饥饿”朝向原初丰盛的世界,能够继续存活是无法被怀疑的,“饥饿”与时间、身体、空间的共属结构共同决定了人类本身的生存状况,通过以上分析为开显《论语》中的“饥饿”做奠基性的准备。
  通过对《论语》的基本问题“什么是人世间的有所作为?”和主导问题“什么是人世间的有所作为者?”的回答,结合“饥饿”新的含义,开显出《论语》的“饥饿”,最终得出《论语》的“饥饿”朝向原初丰盛的世界并向着乐、道而存在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